正文

《走出思維的誤區(qū)》答案示例(2)

走出思維的誤區(qū) 作者:(美)M·尼爾·布朗


習題2

這段文字中并沒有提示詞指示結論,不過有個很容易找到結論的地方,就是段落的開頭或結尾。在本文中,最后一句話就是結論,之所以這樣講,因為這句話用“應該要”一詞肯定了本段論證。該詞也表明了這是一個規(guī)定性論題。因為它沒有講事情是怎樣不是怎樣,而是講事情應該是怎樣。該論題可以從結論和前文那些解釋作者為什么得出該結論的論述中推斷出來。

論題:迎合孩子口味的廣告是否應該進行管制?

結論:迎合孩子口味的廣告應該要進行管制。

批判性問題小結:該問題為何重要

論題與結論是什么?

在著手評價某作者的論證之前,必須弄清他的論題和結論。若是連他試圖勸服你相信的東西是什么還搞不清楚,如何能評價他的論證?要決定是接受還是拒絕一個人的觀點,首先要找到他的主要觀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