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關于真理概念的一般原則(51)

近代畫家 作者:(英)約翰·羅斯金


我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將風景藝術帶到當時的頂峰的那一大批威尼斯畫家并沒有為建筑繪畫留下多少富有啟發(fā)性的東西。其原因我弄不明白,因為無論是提香還是丁托列托,無論是什么東西,只要能夠帶來形狀或色彩變化,他們似乎都不會輕視,尤其是后者,甚至會留心微不足道的細節(jié),就像在莫契尼哥總督那幅優(yōu)秀壁毯畫中的那樣。這樣,人們也許可以預料,在圣馬可豐富的色彩和拜占庭宮殿絕妙而奇特的色塊中,他們將會發(fā)現(xiàn)令他們流連忘返之處。然而這種情況從未發(fā)生。盡管畫家時常被迫將威尼斯當?shù)仫L景的一部分納入背景中,他們在處理這些風景時卻太草率、太不忠實,常常把建筑的特征遺漏,因此從來沒有真實再現(xiàn)建筑。在提香的《真理》中,畫家在繪制威尼斯的景物時極其匆忙,漫不經(jīng)心,所有房屋都東倒西歪,而談到色彩,大海只是一片死氣沉沉的灰綠,船帆僅僅是畫筆一抹,倘若和特納繪制的威尼斯景色并列,即使是最模糊的,特納的景色也看上去栩栩如生。另一方面,丁托列托在那幅壁毯畫中,用一幢普通的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來取代圣馬可教堂,在背景中選取了桑索維諾一側的小廣場,甚至在處理小廣場時也漫不經(jīng)心,從而使得該建筑完全失去了比例和美,而另一方面處理時又非常敷衍,從而使得人們能夠看穿所有的圓柱,看見遠處的海平面。當然,無論他繪制什么,都會顯示出非常壯觀的光的力量,但是他卻從來沒把全部力量都用在這個方向上。保羅?韋羅內(nèi)塞為自己的建筑留出了更多的空間,但除非是作為人物的框架或背景,他的建筑仍然完全通過暗示來表現(xiàn)。拉斐爾和羅馬畫派也可以說同樣如此。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