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幸福的方法》第3章 幸福的意義(3)

幸福的方法: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幸福課 作者:(美)泰勒·本-沙哈爾


快樂

實際上,情感在我們所有的追求中扮演著一個關鍵的角色,包括我們對幸福的追求。很難想象一個缺乏情感的生命是什么樣子。假設有一個機器人,除了沒有情感之外,和人類一模一樣,想法與行為亦無二致。它可以研究深奧的哲學,也可以推演復雜的邏輯,甚至還懂得建筑工程的知識。

雖然這個機器人精細無比,卻沒有表達能力。最基本的表達同樣需要情感,這恰恰是它所缺乏的。機器人感覺不到食物的美味,也感受不到挨餓的痛苦或是任何飽腹的滿足感。它不會去找吃的,但它的構造卻和人類一樣,所以它很快就會餓死。

現(xiàn)在,讓我們來改編一下機器人的程序,讓它學會吃喝。雖然它現(xiàn)在可以生存了,但仍沒有表達的欲望,聲望、財富和愛情等對它而言仍然毫無意義。

情感引發(fā)行動,它賦予我們行為上的動機。我們的語言就是一種證明——情感、行為與動機都密切地關聯(lián)在一起。在拉丁文里,movere(motion/動作)代表動,前面加e的話則代表離去。動機(motivation)這個詞來自于目的(motive),它來自于拉丁語的motivum,其意思為動作的理由。情感把我們帶離沒有欲望的世界,給了我們一種動機,促使我們行動。

神經病學家安東尼奧·戴姆西奧所記錄的一個切除腦瘤的病人的情況,提供了一個情緒與動機之間關系的真實案例。手術后,這位名叫埃利奧特的病人的認知能力,即記憶、數(shù)學能力、感知力以及語言能力都沒問題。但是在手術中,埃利奧特負責情感思考能力的腦組織受到了損傷,導致術后埃利奧特的情況和之前所說的機器人相似,他有著和其他人一樣的生理機能,認知功能也沒有差異,但其“感受和情感”系統(tǒng)卻受到了損害。

埃利奧特的生活從此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手術前,他是個成功的律師,擁有幸福的婚姻生活;手術后,埃利奧特的“理智”雖然沒有任何變化,但是他的行為卻讓周圍的所有人都無法接受——致使他的妻子離開了他,他也失去了工作,而且很長時間內無法找到新的工作。最讓人震驚的是,他對這一切都表現(xiàn)得無動于衷,包括人際關系和工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