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趁年輕,折騰吧》有“道”(2)

趁年輕,折騰吧 作者:袁岳


現(xiàn)在的大學生可就金貴多了。小時候跟社會打交道少;到中小學天天考試,跟社會打交道更少了;到了大學以后被關在大學里面,也不跟社會打交道。我們那個時候讀大學是什么樣子?我們經常搞一些社會調查。雖然我們在學校里算是有過社會閱歷的,但是讀書時還是要跟社會打交道。這些“道”都是在打交道的過程中得到的。

如果你什么都不懂,雖然能干活,但天天不是得罪這個,就是得罪那個,最后老板說:“你得罪人造成的損失還不夠給我掙的那點兒錢,你走吧?!比绻愕谝淮稳嵙暤臅r候,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不在道上,第二次實習的時候就好點兒,第三次實習的時候就基本上道了。等到你正式工作的時候,老板就會說:“哎,這孩子怎么這么懂事呢?”這就是被修理出來的。

所以人在什么地方,就受什么地方的規(guī)則的修理。在大學里待著,就受考試規(guī)則的修理;如果在社會上待著,就受績效規(guī)則的修理。只要用市場規(guī)則和職業(yè)規(guī)則不斷要求你,你慢慢就知道:“哦,原來事情是這樣來辦的?!焙芏嗤瑢W到最后找工作的時候才跟職場打交道,遇到那些之前就跟社會打過交道的競爭對手時,肯定比不過人家。對于一個職場的HR來說,跟你說話,看你的背景,大概就知道你懂不懂基本規(guī)則。而面對一個從來沒有跟社會打過交道的人,那HR心里就會想:“這可費勁了?!?/p>

當然,我說的這些規(guī)則過去從來沒有成文的規(guī)定,我專門為此寫了兩篇文章供同學們參考,第一篇是《有用的18個人情世故》,另外一篇是《另外有用的18個人情世故》。同學們在百度上輸入“人情世故,袁岳”就能搜索出這兩篇文章,做個參考。兩篇文章總共提煉了36條“道”。對讀過的人來說,最低目標是知道這36條,能夠實現(xiàn)25條。如果你能夠實現(xiàn)25條,人家就會認為你很懂事了。全國職場人士的平均水平大約是實現(xiàn)14條,你能夠做到14~25條就已經不錯了,過了25條就很優(yōu)秀了。所以這個“道”,是在道上練出來的,不是看了或者背了之后就能練出來的。

假如你是一名助理,就必須知道到一個地方自己是走在前面還是后面。要知道,在一個正式場合,助理是不可以走在左邊和前邊的,最多站在旁邊。如果重要的客戶來了,你要陪總經理去見客戶,那么是你先握手,還是總經理先握手?正確做法是讓總經理先握手。這就是規(guī)矩,它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知識,但是你走的每條道路上都會用到這些知識。

一個職業(yè)行動軌跡中的每一個場合都有情景性的規(guī)則,你不進入那個場合,是沒有人會告訴你這個情景性規(guī)則的,人家也想不起來具體需要告訴你哪一段。只有在那個場景里面,他才會告訴你,這個地方要注意什么,見了這種客戶要注意什么,在談判的時候用的規(guī)則是什么,等等。每個場合有每個場合的規(guī)則,這只有在實際的情境中才會遇到。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