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精簡》耗資290萬英鎊的博覽會路為何連護欄也不要?(2)

精簡: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商業(yè)制勝法則 作者:(美)馬修·E·梅


這不是一個易于達到的目標。沒有太多的東西可以被添加到這個空間里去。公路上有著各種現(xiàn)代的交通管控設施。人們對此不太高興,自治市政府對公路也不太滿意,稱之為一條“不受歡迎的公路”,“充斥著混亂的行人和車輛”,“容易使訪客迷惑,對于步行者來說也不太友好”。

過去的方法沒有任何效果。博覽會路所需要的改進比外觀上的裝飾多得多。它需要大修一番,變成一個全新的空間,成為一幅誘人、有活力和生命力的街景畫。它需要一個全新的面貌。

“共享空間”設計就這么開始了。

于是,漢密爾頓–拜利耶公司被請來重新設計博覽會路。公司的主管,本·漢密爾頓–拜利耶在荷蘭進行“共享空間”項目試驗時曾與漢斯·蒙德曼共事,他也十分熟悉在英國多處大獲成功的小規(guī)?!肮蚕砜臻g”項目。

例如,公司將肯特郡阿什福德集鎮(zhèn)原先的三車道高速單行內環(huán)路改造成了一個低速的“共享空間”,現(xiàn)在步行者們和每天仍舊使用這條公路的12 000多輛車打起了交道。在博覽會路之前,阿什福德計劃是歐洲規(guī)模最大的一個“共享空間”項目,它將從前一公里長的環(huán)路改造成了另一種模式的城鎮(zhèn)中心街道。交通信號、護欄以及所有的路標都被移除了,取代它們的是一系列位于交叉路口的獨特場所,這些場所由看上去很窄的車道相連接,車道則被不正式的“愛心橫道”一分為二。

漢密爾頓-拜利耶消除了公路和人行道之間的區(qū)別,用鵝卵石重新鋪設了路面,這樣的路面構造使得車輛的行駛速度得以放慢,鼓勵更多行人隨意地穿越公路。哈密爾頓-拜利耶公司請了一位本地的藝術家重新設計了淺層的排水系統(tǒng)以及新的照明和街道設備。最初的15個月里,過路車輛的平均時速降到了每小時32公里,同時事故和傷亡數(shù)量也降為零,唯一一次事故記錄是有人擦傷了膝蓋。2009年6月中旬,《倫敦標準晚報》評價肯特郡的阿什福德為“英格蘭最先進的城鎮(zhèn)。公路獲得了新的尊嚴,人們都在議論一種新的意義上的社區(qū)和禮儀”。

關于共享空間的爭論

隨著博覽會路工程的開始,英國媒體也相繼開始報道。2009年7月中旬,《倫敦標準晚報》的西蒙·詹金斯在一場網絡爭論中為“共享空間”工程作了有力的辯護,一部分當?shù)鼐用竦纳钣捎谶@項工程受到了干擾,并引發(fā)了小規(guī)模的抗議,而這次爭論為“共享空間”提供了有力的案例支持。

“我們都習慣于作這樣的假設:由于汽車較大,速度較快,它們無法和其他道路使用者共存?!闭步鹚估^續(xù)說,那些汽車是“由目能視物、耳能辨音的人所駕駛。只有當他們像僵尸一樣,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上方的交通信號和腳下的路標時,他們才變得致命。他們會在信號燈和十字路口之間飛速地駕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