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實:因為確實是幼年聽過,小孩又不懂這個東西,但是當(dāng)你自己也進入中年以后,對人生有很多感慨,對社會有很多理解的時候,再思索這部小說的時候,它正好就是我的爺爺那一代人生存的、生活的那個時代。半夜里頭那一聲無意識的呻吟,顯然跟幼年時候聽的不一樣了。
楊瀾:它讓您一下找到了什么呢?
陳忠實:那種聲音大概是那個時代里頭的一個老年人,在深夜無意識之間才會發(fā)出的。我相信白嘉軒到末年的時候,大概晚上也會發(fā)出這種無意識的呻吟。
楊瀾:的確是只能意會無法言傳。1991 年臘月二十五,歷經(jīng)四年,《白鹿原》創(chuàng)作完結(jié)。陳忠實寫道:“在我劃完最后一個標(biāo)點符號—— 省略號的第六個原點的時候,兩只眼睛突然一片黑暗,腦子里一片空白,陷入一種無知覺狀態(tài)…… 我背靠沙發(fā)閉著眼睛,似乎有淚水沁出?!?/p>
陳忠實:就是寫完的時候,最后過一遍書。早上聽到了廣播,小平同志南巡講話。那個時候我們家鄉(xiāng),白鹿原的北坡鄉(xiāng),還收不上電視信號,不像現(xiàn)在衛(wèi)星傳播。
楊瀾:所以您這電視當(dāng)收音機用是吧?
陳忠實:就是,我每天早上聽廣播,聽新聞。那天早上突然聽到小平同志南巡講話“改革要再大膽一些,步子要再放大一點”,我心里就有一種,好像壓抑很久的一種激情。我說《白鹿原》可以拿出手了。
楊瀾:您也已經(jīng)做好了這樣一個準(zhǔn)備,大不了去養(yǎng)雞嗎?
陳忠實:出不了就去養(yǎng)雞。
楊瀾:所以那個時候?qū)τ谝粋€作者來說,重要的是我寫完了。
陳忠實:對。
楊瀾:重要的倒不是怎么出版的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