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武則天的角度說,她不應對唐太宗李世民過分迷戀,而是非常之怨恨。當時的她正處于年輕女子對年長成功男性的崇拜期,雖然她侍奉了李世民這個一國之君,看似無限榮光,可是沒有一個女人愿意將自己交付給一個只把自己當作享用美色的工具,對自己不專一的男人。
對于太宗李世民來說,一切皆是權力使然,是天經地義的,是武則天無法改變的命運。所以像武則天這樣自尊心極強的女人,又如何不對太宗皇帝心生怨恨呢?
從時間上講,唐太宗還沒有歸天,武則天已移情于他的兒子高宗李治,這也充分說明她并不是忠于唐太宗的,愛情應該以互相忠于對方為前提,連這一點都做不到,何談愛情?
“宮墻深深深幾許”,宮墻中別無選擇的武媚娘對唐太宗是沒有愛情的,只有粉絲級別的敬仰。她只是怯于帝王的威嚴。他對于她只是一個傳說,愛情應該是有溫度的,而傳說只是遙不可及的冰冷。
3
武則天入宮時即被封為才人,起點不算高也不算低。這真是一個既給人希望,又讓人感覺到失望的角色。作為一名才人,她要有文才,懂音樂,會騎馬射箭,能伴君王笙歌宴樂;還有天賦的驚人的美貌,必然也就有同等程度的野心和渴望。
既然要負責帝王安寢,難以想象她從來沒有得到過臨幸,或者這就是賜號“武媚”的由來,但對于太宗李世民來說,武媚不過是他隨手掐下又隨手扔掉的一朵花,不曾有絲毫的憐惜和留戀,當然也就不會有任何結果可言。
按照大唐的后宮制度,有貴、淑、德、賢四妃為正一品,昭儀為首的昭容、充容等九嬪為正二品,名額均有限定,一旦滿員就是再受寵也只能在后面排隊拿號頭,能不能拿到很難說。武媚受封為才人正五品,位在四妃、九嬪、九婕妤、九美人之下,屬中等偏下。
后宮人滿為患,想要出頭太難了。這些嬪妾都是有一定職務在身的,在制度上稱為“內官”。才人是內官之一,位正五品,主要工作是安排宮中宴會和修習,處理宮中女性蠶絲防治政令的妃嬪。這一職務既然與宴樂有關,所以需要美貌而有才的人來充任。武媚處理事情的才干及支配、自主的性格,很可能就是從中磨煉出來的,畢竟她在這個位置待了12年。
太宗李世民非??粗嘏拥牟艑W,宮中也有文學館、教坊等讀書習藝的地方。武媚后來經營權力,表現(xiàn)出了過人的學識才干,應當不僅是入宮前學習的結果,長期的宮中學習和磨煉,才是她實現(xiàn)自我提升的主要原因。 唐宮里培養(yǎng)后宮新進女官(才人為正五品)的“學宮”有兩處:一是宮教館,收教館博士教育女官的算學、書法、音樂、美術和職掌知識、才藝等,類似于個人的“專業(yè)知識”。另一個是文學館,由儒學博士掌教經、史、子、集、老莊、文賦詞章和吟詠等,類似于人們說的基礎知識。此外,還要由官高一級有經驗的女官教習侍奉皇上和后妃的一些具體做法、禮儀,是十分重要的實踐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