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看劇本的時候,也要想象在舞臺上會有什么樣的動作。春香拿著鏡臺、衣服回到臺上,念了幾句:“云髻罷梳還對鏡,羅衣欲換更添香。鏡臺衣服在此?!痹缟掀饋韯倓偦^妝,梳完頭,現(xiàn)在又要照鏡子,給衣服熏香的熏籠也又換了一道香,這當(dāng)然是大戶人家閨秀小姐的講究。
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下面的《步步嬌》是杜麗娘所唱的最美的句子的開始。
她看著鏡子里的自己,唱的是“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她用線來形容春天。古代常用絞絲旁的字形容女性的情感,比如“纏綿”,因為女性擅長刺繡,線狀的情感好像很細(xì),但是可以很長?,F(xiàn)在要我們形容春天,其實真的很難。春天是一個感覺,好像在那里搖晃,像線一樣剪不斷、理還亂?!队螆@驚夢》雖然已經(jīng)在世界上非常流行,但我仍然覺得它在漢語系統(tǒng)里并不是很容易懂。那些看《游園驚夢》的男學(xué)生全部睡著了,因為他們沒有辦法去感受那么細(xì)的東西。講得大膽一些,我覺得它是一個沒落的戲——太精致了。雖然今天很多地方在推廣昆曲,在世界各地介紹,卻沒有辦法翻譯得那么細(xì)膩。比如,“春如線”你要怎么翻?你根本沒有辦法翻出那種感覺,只好翻得比較直接??墒窃跐h語系統(tǒng)中,你要去體會那個感覺,特別是押韻的感覺?!把U晴絲吹來閑庭院”的“院”,“搖漾春如線”的“線”,“停半晌,整花鈿”的“鈿”,“沒揣菱花,偷人半面”的“面”,“迤逗的彩云偏”的“偏”,“步香閨怎便把全身現(xiàn)”的“現(xiàn)”,一直在押“言前韻”,形成很美的一段,非常符合一個十六歲少女的感覺:化妝到一半就停下發(fā)呆,接著又在臉上貼了一些花飾,從菱花鏡里看到自己的頭發(fā)像彩云一樣流轉(zhuǎn)。舞臺上,杜麗娘一直在弄衣服、弄頭發(fā),今天我們真的很少看到一個女孩化妝化這么久。可是,你要她做什么呢?杜麗娘十六年來都沒有離開過生活的小空間,只能對著鏡子自己看自己,游園是她第一次小小的出走,還是在家里的花園。那個年代大戶人家的女孩子,根本沒有機會擴展自己的生命?!安较汩|怎便把全身現(xiàn)!”杜麗娘感嘆自己在閨房里走來走去,怎么能夠把全身展現(xiàn)出來,因為鏡子要有一個距離才能看到全身,她都沒有機會看到自己完整的樣子。杜麗娘很想知道“我到底是誰”“我要做什么”“我渴望什么”,這其實是對一個少女自我認(rèn)知的描述。
丫頭春香很天真,說小姐今天穿戴得很漂亮。杜麗娘聽罷,就唱了一段《醉扶歸》:“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兒茜,艷晶晶花簪八寶填,可知我常一生兒愛好是天然?”衣服穿得多么漂亮,頭上戴著貴重的發(fā)飾,但杜麗娘真正渴望、真正熱愛的卻是生命中自然的東西。衣飾是外在的美,可是青春沒有人看到,肉體沒有人看到;人真正的美在于生命本然的部分,卻全部被化妝壓倒了。明清兩代女性衣服上的刺繡是滿滿的,頭上也是滿滿的,可是你不知道她人在哪里,生命本身肉體的美展現(xiàn)不出來。但唐代女性就不是這樣,每一個都胖胖壯壯的,她身體的美是可以看到的?!扒∪汉锰師o人見。不提防沉魚落雁鳥驚喧,則怕的羞花閉月花愁顫。”春天百花開得這么爛漫,春天的美卻沒人看見;如果青春的美也沒人看見,那就真是被糟蹋了。她在講花園,也是在講自己。“沉魚落雁,羞花閉月”講的是四個女子的美驚動了大自然,典故大家都很熟悉。杜麗娘有這樣的美貌、這樣的青春,卻好像完全被耽擱了。其實我很不確定在今天的語言系統(tǒng)中《牡丹亭》是否還能被充分感受,它的文字太優(yōu)雅了。《牡丹亭》是很了不起的劇作,將青春少女生命被耽誤、被壓抑的痛苦控訴出來,在當(dāng)時有很大的意義;而我們今天要創(chuàng)作的文學(xué)是另外一種形式、另外一種傳達(dá),對于這個年代里自身苦悶的叫喊,可能是像邱妙津《蒙馬特遺書》那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