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寫在前面

論小說十家 作者:趙園


我不能忘記的,是七十年代初,在一間農(nóng)舍里消磨的那個冬天。破窗紙刷刷地在風(fēng)中抖動,夜靜到無底。我嘆息著,重又揀起了閑置已久的書。無論文學(xué)是天使還是魔鬼,我都已無法擺脫它。這難道也是宿命?

初冬的北方,原野空曠而寂寥?;颐擅傻奶斓乇M頭,一株經(jīng)了霜的柿子樹,燃著暗紅的火。我渴望點燃我的生命,哪怕只是一籠微火,轉(zhuǎn)瞬間留下一堆灰、一簇?zé)熌亍?/p>

收在這里的文字,也會煙一般消散凈盡的吧。我總算燃過了。

我們已不大有前輩的那種自嘲的勇氣。師陀寫過一本《看人集》,說是因為自己的書常常賣不出去,終日在書店的架子上“看人”。也許今天的著作者們更需要這一種幽默感,我們卻寧可繞過那書架。在現(xiàn)代社會,是否仍然有著書作文意在“藏之名山”的雅人的?我自愧還不能如此脫俗。書總是給人看的,尤其給“時人”看。因欲“給人看”而終至于“看人”,畢竟落寞。聊以解嘲的怕只能是:我總算燃過了。

收到這本集子中的,是寫于一九八〇年到一九八五年間的十幾篇小說家論。編這樣的書,近于不負(fù)責(zé)任。因為文章、書稿當(dāng)排成鉛字之先,可能已成陳言,像過夜的菜。但我仍然硬著頭皮把這菜端了出去,——也是一種文人式的自私吧。只有一部分生命留在這書里了,該高興呢還是悲哀?

趙園 一九八六年元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