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倍回到家中,父母正在商議家事,見到她,高興地說:“女兒你回來得正好,我們在開會?!?/p>
“可有會議章程?”
王正申點頭,“會說話了,懂得調(diào)侃父母,大躍進(jìn)?!?/p>
“快來坐下,我們要到美國工作一年,希望你一起來?!?/p>
方倍立刻舉起雙手,“我不去?!?/p>
“小倍,這是吸收生活經(jīng)驗的好機(jī)會?!?/p>
“對不起,我無需那樣豐富資歷,我住在小鎮(zhèn)就很滿足?!?/p>
王氏夫婦沉默一會,然后,孫公允抱怨丈夫:“都是你給她太多自主?!?/p>
王先生說:“女兒,我真希望你與我們一起工作?!?/p>
方倍答:“我讀心理學(xué),幫不上忙。”
“呀,心理學(xué),弗洛伊德認(rèn)為人類每一個行為都有內(nèi)在原因。”
孫公允問:“那俄國人的狗,他叫什么?”
方倍微笑,“巴普洛夫?!?/p>
王先生說:“華裔并不注重心理這回事,人人照著一本書行事:孝悌忠信,對朋友要有義氣,還有,尊師重道,除此之外,都是邪魔鬼怪,以打罵治之?!?/p>
王太太看著女兒,“你不愿隨父母工作,又是何故,三年前我倆往華南半年,你亦不曾隨同。”
“心理上來說,有何不妥?”
方倍答:“我性情不近?!?/p>
“愿聞其詳?!?/p>
“上次,你們往華南幫一個富商重建他家祠堂,我看過圖片,做得像廟宇一樣華麗。”
“小倍,那是得獎作品。”
“個人崇拜,那筆資金原本可捐贈希望工程?!?/p>
“那位業(yè)主的確有辦學(xué)筑路。”
“可以捐的更多。”
王太太點頭:“你不喜歡資本家?!?/p>
王正申說:“這次,我們替一位華裔太太維修一幢價值三千五百萬美元的鎮(zhèn)屋,那是她報業(yè)巨頭丈夫送她的禮物,感謝她為他生下第二個女兒?!?/p>
生孩子得獎品?方倍忍不住笑。
重賞之下,必有勇婦。
她答:“是,我聽過這件事,那先生比他妻子大一百年,他前妻的子女已經(jīng)六十多歲?!?/p>
“你來看看,你會喜歡?!?/p>
“我有時間回來探訪你們?!?/p>
方倍跑上樓去。
王正申問妻子:“她吃過飯沒有?”
王太太答:“你勉強(qiáng)她,她哪里還有胃口。”
“這小孩真怪,說起來仿佛矯情,但她的確對世俗名利毫無興趣?!?/p>
管家出來收拾,聽見了插嘴:“你倆真幸運,小倍至今未曾燙過頭發(fā)穿過耳孔,也還沒有男友,她生活似清教徒。”
孫女士問:“這是像誰?我少年時虛榮之極,一天到晚希冀出名?!?/p>
“我想擁有一輛銀身紅里的跑車?!?/p>
管家嘆口氣,“我渴望嫁個有錢丈夫?!?/p>
王太太問:“會否因為小倍什么都有?”
管家嘿地一聲,“一個人怎么可能什么都有,貪婪是人類天性,小倍知足,這是她最大優(yōu)點?!?/p>
王先生點頭,“人類若不貪婪,哪會有電燈,還在點煤氣?!?/p>
“不,茹毛飲血。”
大家笑起來。
王太太對管家說:“那么,未來一年由你照顧小倍了?!?/p>
“別擔(dān)心,我們一向相處融洽。”
王太太說:“我希望她轉(zhuǎn)讀??啤!?/p>
管家聲音嚴(yán)肅起來,“她是她,她已做得很好?!?/p>
王太太說:“是,你說很對,我十分明白。”
她心中不無遺憾,女兒并無不妥,但,卻不是優(yōu)秀杰出的女孩。
與她不同,她十九歲就取得第一個國家獎項。
王先生過去輕輕握住妻子的手。
孫公允抬頭問:“這孩子像誰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