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南梁思絮(2)

夢尋南梁 作者:沉石


雞娃子叫來狗娃子咬,

當紅軍的哥哥回來了。

一桿桿紅旗鹼畔上插,

我把紅軍哥哥接回家。

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藍,

哥哥跟隨的是劉志丹。

老劉站在山上喊一聲,

咱們千家萬戶來響應……

我聽著每個字每個音,思絮在交融,劉志丹的形象在浮現(xiàn)。老大爺唱得真切,尾音中帶著一絲感傷,驀地,歌聲戛然而止,只見老大爺站在五道梁的土坡上,流著淚,把歌聲咽在了嗓子里,觸景生情,感慨萬分。

歌聲在山中回蕩,那斷斷續(xù)續(xù)的音符,宛如深重而純樸的一首山歌,讓我緊緊地扶著老大爺,半晌間,他指著遠處的那一道道山梁,低沉地說:“劉軍長騎著一匹白馬,握著雙槍,飛起來像一道白光。到了夜里,哪個村子遭了殃,老百姓就能看到天邊有一道白光閃過?!?/p>

我知道,在民間有這種傳說,哪里的農(nóng)民受壓迫,他們都仰望夜空,企盼有一道白馬閃過,他們從心里敬仰劉志丹出現(xiàn)。老大爺帶著我到山梁下的前村,講述了一件往事:七個村民被敵人抓捕,敵人搶了村里的牛羊,挖坑正要活埋那些村民,只見山野五道梁之間,劉志丹騎著白馬,率領紅軍沖殺過來,消滅了敵人,挽救了村民,還為村民蓋房搭鋪??蓜⒅镜みB口水都沒喝,像一道劃過夜空的白光,消失在茫茫的山梁叢林……

眼前的山梁彎彎曲曲,在山頂?shù)墓諒澨?,可以放眼南梁的八道梁交匯點,遠看猶如一道道旋轉的唱盤,貯存著多少民間的傳說和關于劉志丹的故事,能聽到和感嘆到,是一顆純粹的心。靜靜的,我收回在歷史中的那一片片歲月,用心在尋找充滿傳奇的劉志丹,縈繞心中的是那不盡的思絮。

我輕步穿越在南梁的小徑中,被身邊的獨特環(huán)境所感染,在尋覓中,我有一顆燃燒的靈魂,艱難地邁著步子,真實地把心遺落在南梁,試圖拉回從前的時光。此時,我看見了南梁山溝里的一座窯洞小學,洞里不算大,擺放著幾張破舊的課桌。窯洞小學是習仲勛建立起來的,由毛主席題寫的“列寧小學”幾個字,雕刻在窯洞前,顯得分外醒目,在歲月的殘痕里,我似乎聽到南梁孩子的讀書聲,看到了那一個個童稚的山里娃子的影子。那群娃子里,哪一個是劉力貞,她坐在小課桌的哪一邊?我觸摸著窯洞小學,思絮如飛,真的分不清哪是歷史,哪是現(xiàn)實。

漸漸地,從窯洞校址的左前方傳來朗朗的讀書聲,在我的夢幻之中越來越清晰明了,抬頭望去,映入眼簾的是一面鮮艷的紅旗,走到正面時,我立即興奮起來,“列寧小學”幾個大字掛在新校樓上,明亮的教室,寬敞的校園。伴隨著下課鈴聲,跑出一群活潑可愛的學生,紅領巾映著他們喜悅的臉龐。那一瞬間,我站在歷史與現(xiàn)實的交匯處,在尋覓著什么,在追尋著什么,心靈此刻是最靈通的。思絮的交匯中,腦海呈現(xiàn)的是紅軍穿梭在峻山叢林的一幕幕,還有劉志丹與鄉(xiāng)親們挖窯洞的背影。走近南梁清音樓,我又看到陜甘邊區(qū)第一個蘇維埃政權的建立,樓臺的廣場紅旗招展,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劉志丹在訓練部隊,檢閱部隊。我仿佛看到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六軍兩面軍旗飄揚。紅軍戰(zhàn)士歡樂擁抱,喜淚連連。那場面,把整個南梁的群山都感染了,鮮紅鮮紅的山丹丹,在陜北老大爺?shù)男睦锸㈤_,化著漫天的彩云音符,在吟唱流傳……

此時此刻,一陣秋風迎面而來,我站在那段殘墻上,注目遠眺,滿眼秋色,層林盡染,一行鳥兒橫空飛過,我下意識地吟誦起范仲淹的《漁家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