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向屠格涅夫的橡樹致意(2)

行走的家園 作者:王菁野


就是在工作室的這張寫字桌上,就是用這兩支筆,屠格涅夫寫出了他的6部長篇小說中的5部:《前夜》、《父與子》、《煙》、《貴族之家》、《處女地》。其中《父與子》是屠格涅夫的代表作。這部小說為俄羅斯文學貢獻了一位帶有“新人”特征的“多余人”形象,或者說是帶有“多余人”特征的第一位“新人”形象——巴扎羅夫,并且還為人類思想史貢獻了一個赫赫有名的哲學術語——虛無主義。屠格涅夫雖然常年在國外居住,但是對俄羅斯社會思潮、各階層心理的微妙變化竟能把握得如此精準,不能不令人嘆服。

講解員說,屠格涅夫身高1.93米,虎背熊腰,十分魁梧。在不到40歲的時候,他的頭發(fā)已經(jīng)全部變白了,莫泊桑笑他像是童話里的“白發(fā)巨人”。母親從小就給了屠格涅夫極好的教育。從童年時代起,他每天6點起床,然后用冷水澆身,上課、騎馬、擊劍、勞動,樣樣俱到。應該說,他的博學是她的母親一手鑄就的。他懂

11門外語,他15歲那年就考進了莫斯科大學,他的淵博曾令主考官大吃一驚。

我參觀了屠格涅夫的圖書室,那是整座建筑里最大的一間。房間里靠墻擺放著8個淺棕色大書柜,書柜的樣子很“憨厚”,書柜的門有點像中國普通人家的房門,可以從一側打開,又有點像書的封面,只要輕輕的一揭,里面的多彩世界便會赫然呈現(xiàn)在視野里。講解員告訴我們,最多時,這里的藏書達到4萬冊,目前僅存4000冊,其中一部分擺放在奧列爾城內的屠格涅夫文學博物館里。

屠格涅夫曾經(jīng)說過,他的生平就在他的作品里,作為一位莊園主,他是一名“開明、行善”的地主。性情寬厚,平易近人,樂善好施,農民們都喜歡他。在這樣一位主人手下勞動,農民們自然會感到舒服,但久而久之也滋長了他們對主人的輕慢與藐視。在屠格涅夫的馬廄旁,講解員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大雪天,屠格涅夫坐著馬車出門,馬車在中途停了下來,許久不動,屠格涅夫感到著急,他探頭一看,原來車夫和他的跟班兩個人玩起了紙牌。屠格涅夫只好把頭縮回去,一直等他們玩夠了才繼續(xù)趕路……

屠格涅夫的作品中充滿了對備受欺凌的勞動人民的同情,寫出了他們的聰明智慧和良好品德,具有強烈的反農奴制的傾向。他為農民辦樂隊,開圖書館,建養(yǎng)老院,付養(yǎng)老金,他還資助了許多文學青年,只是后來他資助的文學青年大多離棄了文學,屠格涅夫因此被人笑為“稂莠不分”。屠格涅夫的朋友很多,作家、演員、畫家都有。托爾斯泰也到過這里,很喜歡屠格涅夫家的客廳,喜歡那種樸素溫暖的氣氛。托爾斯泰對屠格涅夫的作品給予很高的評價,稱贊他有過人的才華,但對他的行善之舉卻不以為然。就在這個莊園里,還發(fā)生過這樣一件趣事:前來莊園探望屠格涅夫的托爾斯泰與屠格涅夫因“行善”的問題發(fā)生了激烈的爭執(zhí),激烈到最后托爾斯泰竟要與屠格涅夫以決斗的方式一較高下,所幸屠格涅夫沒有赴約,從此兩人斷交了17年之久。

講解員把我們引到了女裁縫阿芙多吉婭的房間里。房間里的光線很好,陳設簡單樸素,卻很舒服。在莊園里,正是這個年輕貌美、舉止優(yōu)雅的阿芙多吉婭讓年輕的屠格涅夫心生波瀾,一見鐘情,迅速墜入愛河。但是,少爺?shù)娘L流韻事很快傳到了屠格涅夫母親的耳朵里。性格越來越乖戾的母親大人認為,屠格涅夫與阿芙多吉婭之間的愛情“純粹是出于肉體的愛”,便將阿芙多吉婭趕出莊園。當時,姑娘懷有身孕,獨自一人含悲忍淚地來到莫斯科,幾個月后生下了女兒波拉格婭,這是屠格涅夫在世界上唯一的血脈。阿芙多吉婭將出生不久的女嬰送回到屠格涅夫的莊園,自己嫁給了一個平民。屠格涅夫無法忘懷這一段愛情,他寫了一首小詩《一朵小花》,傾吐了他對阿芙多吉婭的思念和歉疚:

你采下了小花,卻傷害了它……她來到塵世,莫非只為偎在你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