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對于“砍人頭祭旱谷”的習俗,翁戛科的佤族有這樣的說法:很早以前,一個叫牙昂的佤族姑娘嫁給了一個叫艾薅的漢族為妻子。
當時佤族沒有谷子種,牙昂的哥哥大格浪就去艾薅家借谷種,艾薅就給了他一些煮熟的谷子和一個煮熟的雞蛋。
大格浪回來后把谷子種在地里不會發(fā)芽,雞蛋孵了幾個月也孵不出小雞。后來大格浪就把谷種不會出、雞蛋孵不出的事告訴艾薅。
這次,艾薅又給了大格浪九顆谷子和一個生雞蛋,并要他砍九個人頭去祭木鼓房,這樣谷子和小雞才會長出來。
大格浪回來后就照著艾薅教給的方法去做了,砍了一個佤族姑娘的頭去祭木鼓,結果谷子長出來了,并長得很好,雞蛋也孵出了小雞。
因此,直到現(xiàn)在佤族都說他們砍人頭祭旱谷的習俗,是漢族教給的。
佤族獵頭祭谷的習俗,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是落后、野蠻、愚昧。如果僅僅是因為落后、野蠻、愚昧而獵頭祭谷,佤族人民早已覺醒廢除了。
他們都飽受了被獵頭的災難。他們有的家人被獵頭,有的親友被獵頭,甚至有的寨子的人都被獵頭完了,他們?nèi)匀辉讷C,甚至解放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都還有獵頭之俗的存在。這能簡單地解釋為落后、野蠻、愚昧嗎?
普洱有一位名震天下的副市長,她酒量過人,辦事魄力過人。我們聽說,當年她一個女同志在西盟當縣長時,赤腳獨闖北京中南海,要求中央政府解決西盟的貧困問題,不給錢不離開。警衛(wèi)見她像個才從深山出來的獵人,或者農(nóng)民,就阻攔她。她卻破口大罵,聲言自己是云南西盟縣的女縣長。上面一調(diào)查,果然應驗了她的身份。
于是,中央領導親自迎接,并很快解決了她提出的要求。她向我們講述了阿佤人改掉獵人頭風俗的故事。
——1950年3月3日,毛澤東主席在接見赴京參觀代表團的西盟佤族頭人拉勐時,毛主席問拉勐,“你是哪個民族的?”
拉勐說:“佤族?!?/p>
毛主席又問:“聽說現(xiàn)在你們佤族還在砍人頭祭旱谷,真的嗎?”
拉勐說:“真的,這是我們老祖公留下來的老規(guī)矩?!?/p>
毛主席說:“可不可以不用砍人頭,改用猴子頭、雞頭來代替?”
拉勐說:“不行,猴子的魂會吃我們的包谷,只能用老虎,但老虎很不容易砍”。
毛主席握住拉勐的手說:“這事你回去與你們民族要好好商量,看如何改,人頭是不能再砍了?!?/p>
拉勐向毛主席點點頭說:“好的,我回去和我們佤族群眾商量商量。”
拉勐回到西盟后,就到處宣傳毛主席的指示,但是難啊,1957年5月,龍坎永不靈小寨還買了一個“女奴”砍頭祭谷。
1954年至1957年,西盟的永廣寨、困馬寨連續(xù)發(fā)生相互獵頭事件,被獵人頭多達10余人。
而最后一個人頭,是1958年5月,獵的還是解放軍民族工作隊的一個名叫陳興順的隊員。
西盟佤山徹底廢除獵頭習俗,是毛主席與佤族頭人對話之后的八年多,經(jīng)過多少激烈的爭論和反反復復的艱苦工作,才得到落實。
現(xiàn)任縣長趙振華告訴我們:
——阿佤人最聽毛主席的話,幾十年來,直到今天,佤山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獵人頭的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