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宋翔鳳、湯貽汾、董士錫

近代詞史 作者:莫立民


從周濟的詞學思想和詞創(chuàng)作特色來看,他的詞論修正、豐富

了張惠言詞論的內涵,使常派詞論更加充實、完善,其詞學理論

是對我國古代詞創(chuàng)作實踐的有益總結。他提出了一些有益于我

國古代詞學發(fā)展的詞學規(guī)律和原則,如“詞亦有史"論、“寄托"

論“、才情"論和“空實”論 ,均是對我國古代詞學理論的發(fā)展和升

華,有的甚至突破了我國古代詞學理論的人為藩籬,把我國古代

的傳統(tǒng)詞學推到一種新的高度。因此,周濟是晚清詞史也是我

國古代詞史上有突破、有樹立的杰出詞學理論家。他的詞創(chuàng)作

雖未能像他的詞論一樣有突破和創(chuàng)新,但也 自鑄面目,一些優(yōu)秀

的作品和同時代人詞作相較并不遜色。因此,我們可以說他是

晚清詞史上一位有水平的詞壇作手。就周濟而言,如果沒有其

杰出之詞論,那么他只是一位聲名不顯的詞壇作手;如果沒有他

風味自具的詞作,他也成不了詞史上一位杰出的詞學家。其詞

論和詞作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將其鑄就成為晚清詞史上一位發(fā)

揚光大常派詞風的杰出詞人。

二、宋翔鳳、湯貽汾、董士錫

宋翔鳳、湯貽汾、董士錫三人為晚清道光、咸豐時期常州詞

派的重要詞人,他們與周濟一道,為常州詞派在晚清道、咸詞壇

的發(fā)揚光大作出了杰出貢獻,稱得上其時常州詞派的風云人物。

宋翔鳳(1 776m 1 860 ),字于庭,江蘇長洲(今蘇州)人。嘉慶

五年(1 800 )舉人,終官湖南寶慶府同知。著有《浮溪精舍詞》三

卷,依次名日《香草詞》《、洞簫詞》《、碧云庵詞》。又著有《樂府馀

論》一卷。宋氏早年受學于張惠言,為皋文嫡傳弟子,他回憶道:

“余弱冠后始游京師,就故編修張先生受古今文法。先生于學皆

有源流,至于填詞,自得宗旨。"《( 香草詞 自序》)所以他填詞謹守

9 ,)

張氏“意內言外”“、以道賢人君子幽約怨悱不能自言之情”的教

義,又深得皋文詞善寫寒士情懷的風致,為嘉、道、同三朝常派重

要詞人。

宋翔鳳一生歷經鴉片戰(zhàn)爭、太平軍內亂,他對時勢人心有著

深切的體驗,加之其長期沉淪下僚,仕宦不顯,所以其心魂每多

郁悶沉抑。他說:

數(shù)年 以來,困于小官,事多不偶。既不能做骸以合流

俗 ,又不能枯槁以就 山林。不平之鳴,托之笑傲,……于是

行事之間,動遭蹇難,議論所及,婁叢讒譏。……然身心若

桎梏,名字若黥劓,古之窮士,撫榛莽以興嘆,送回波而欲

泣,考吾所遇,一皆備焉?!? 香草詞 自序》)

這樣的遭遇和心境發(fā)之于詞,使其詞呈現(xiàn)出濃郁的蒼涼、寒

苦色彩?!陡∠嵩~》中寫得最多、最真摯、最具感染力的內容

就是他的這種“古之窮士,撫榛莽以興嘆,送回波而欲泣"的蒼涼

心魄。《摸魚JL)nll嘆宦游羈旅、人生如夢“:任春人、許多幽恨,

芳草空白飛舞。人間只弄傷心色,又是幾番風雨。"“羈懷最苦,

任漫引清尊,徐翻怨曲,愁結總千縷。"“須看到,春去后、美人香

草俱塵土,悲今吊古,要收拾殘魂,商量舊夢,澤畔詠蘭杜。"《高

陽臺·自題笠屐寫真》悲傷年華易逝、歲月蹉跎“:何事蹉跎? 輕

過壯老,虛生四十馀年。鬢影絲絲,幾人識向愁邊?!薄坝|事悲涼,

舊塵往夢都捐?!薄肚嘤癜浮犯锌贌o一用是書生、名利誤人“:讀

書擊劍都無謂,問名姓,善能記。"“名場可有閑田地,安個愁人定

容易?!薄妒至睢ら比~硯》抒發(fā)他的莫名愁緒“:楸,看作玲瓏展

作愁。流難去,研盡十分秋。"《迷神引·毗陵志感》則訴說他的郁

苦心緒,在他數(shù)目不菲的描繪蒼涼心魄的詞作里極具代表性:

可惜芳春和夢去,風風雨雨如故。勾留一霎,還任花成

9 7

霧。聚如萍,離如梗,事朝暮。此后香塵滅,愁 白芝。可有

斷紅留,怨黃土? 卻恨年時,總作凄涼度。覺夜空長,

更空數(shù)。眼中心里,有情極,終無語。記簸錢聲,秋千影,在

廊廡??幢M不回波,流獨苦。缺盡奈何天,愁來補。

這首詞也和上述幾首詞一樣,在直抒胸臆中盡展他的“風風

雨雨如故”和“卻恨年時,總作凄涼度"的牢騷,交織著沉郁的情

懷。在他的眼里,人生總是那么灰暗,總是那樣愁多而歡少。

晚清詞人劉履芬曾記宋翔鳳晚年之音容形貌說:

于庭丈以咸豐初,自楚南解組歸里,余始謁于葑門吳衙

場。時年屆八十,長身鶴立,議論鱺緬,尤善述乾嘉軼事。

(《香草詞序》)

然而,就是這位體格偉岸、口才極佳、原本有著開朗外放性

格的俊朗男兒,在其詞作里卻表現(xiàn)得像一位失路彷徨的嫠

婦——在《浮溪精舍詞》里我們幾乎找不到高朗遒壯的作品,也

幾乎聽不到輕松歡愉的吟唱,彌漫在詞集里的幾乎都是壓抑的

呻吟?!陡∠嵩~》三卷《,香草詞》完成于道光元年(1 820 ),

《洞簫詞》殺青于道光九年(1 829 )《,碧云庵詞》則結集于道光末

年。宋氏在其詞里所展示的蒼涼心魄,固然與他仕途不暢、長期

沉淪下僚有關,是他郁積于心的“寒士"心結之細膩、深入、透切

地渲放,然而也和道光時期社會衰變、內外交困的時勢不無聯(lián)

系。

湯貽汾(1 778— 1 853 ),字若儀,又字雨生,江蘇武進人,以祖

父難蔭襲云騎尉,官至溫州鎮(zhèn)副總兵。貽汾以武將而兼善文藝,

豁達大度,仗義疏財,故其交游遍布嘉、道文壇,一時文壇碩彥如

周濟、董士錫、秦耀曾、梅曾亮、許宗衡、蔣敦復等,均與之過從甚

密,為知己之交。其妻董琬貞及 四子一女一媳皆能繪事 ,善倚

9 2

聲。貽汾喜倡持文會,工詩善畫,詞亦有名,唱和遍江東。他是

道、咸年間常派詞人兆啟風會的關鍵人物。詞有《畫梅樓倚聲》

四卷(又名《琴隱園詞》),還編有《江東詞社詞選》一卷。貽汾于

1 853 年太平軍破南京時投池死。生平事跡見《清史稿》卷四。

五、顧秦楨《湯將軍傳》、蔣敦復《湯將軍行略》等。

湯貽汾作詞吟詠日?,嵤螺^多。他家新來一位 、f,環(huán),他填

《臨江仙·新婢》詞。他家新宅建成,他填《倦尋芳·三江東軒落

成》和《鷓鴣天·琴隱園落成》詞。夫妻的恩愛生活可以人詞,如

《少年游·揚州約內子偕歸》《、風入松·秋夜聽內子理琴》。染恙

可以人詞,如《訴衷情·病夜》《、木蘭花慢·喜內病起》。過江可以

人詞,如《夜行船·過江》《、虞美人·新歲發(fā)揚子江》。旅行、賞花、

吹笛、聽曲、不寐等生活瑣事皆可以人詞。在湯雨生的筆下,詞

儼然成了他記載日常生活的起居注。他的這些“家居瑣事"詞,

既沒有“媚"“、艷”的風情,也缺乏正襟危坐的嚴肅,倒多了幾分

世俗生活的氣息和傳統(tǒng)士人家庭的風味。以家庭和日?,嵤氯?/p>

詞,在中國古代詞創(chuàng)作中并不多見,如果說這是對古代詞題材與

創(chuàng)作方式的新開拓,則并非謬獎。

湯貽汾還有一些直抒胸襟的詞值得我們注意?!队曛谢?/p>

落職后感題》直抒他被無端削職后的滿腹牢騷,如果我們把這首

詞和宋翔鳳的《浮溪精舍詞》對讀,就會發(fā)現(xiàn),清廷嘉、道時期,日

益僵化衰朽的傳統(tǒng)體制是怎樣地壓抑、摧殘人才,而有志之士又

是怎樣地忠而被謗、信而見疑、英雄無用武之地了。詞日:

從此歸來,橫檐柳粟,先將五岳 閑游。想世情不到,猿

鶴朋儔。只怕青山相見,還嫌蠟屐遲投??蠎{醉尉,將人遣

興,任意嘲羞。 惠文冠下,從事衫 中,一身久 自傴僂。

除夢里、欠伸差快,峰頂云頭。算把腰魚換醉,別從酒國稱

侯。難 回首處 ,唯應江上,幾點沙鷗。

9 3

《長亭怨慢·衰柳》和《長亭怨慢·衰草》向被視為湯氏感時傷

懷的名作。現(xiàn)抄錄如下:

其一《、長亭怨慢·衰柳》

更誰向、灞橋攀折? 萬里關河,一天風雪。古陌人稀,

幾絲猶 自、馬頭拂。蕭蕭短鬢,正顧影、同凄絕。盼斷七香

車,還只當、聽鶯時節(jié)。 休說,賺高樓翠袖,望眼欲穿天

末。浮萍散了,怕流水、也應消歇。最苦是、落葉江城,剩一

笛、風前幽咽。算夢里腰肢,難解眉頭千結。

其二《、長亭怨慢·衰草》

漫重認、六朝山色,霜冷云凝,燒痕如墨。懊恨王孫,斜

陽催送、馬蹄疾。鞲鷹欲脫,怕血染、平蕪赤。是處亂蓬飛,

共綠鬢、一般秋白。 還憶,伴珊珊花徑,暗把茜裙沾濕。

踏青倦了,算展印,為誰留得。怎料取、客館秋清,恁消受、

怨蛩涼夕。便扇底繭光,都被西風吹息。

清末名詞人蔣敦復在《芬陀利室詞話》中評此二詞日:

雨翁嘗作“衰柳”“、衰草"詞,倚《長亭怨慢》,余與孫月

坡和之。其詞感物比興,凄婉欲絕。

雨翁為何要以“衰柳"“、衰草"為題? 何以其心魂又會“凄婉

欲絕"?

論功名,他官至浙江樂清副將,擢溫州副總兵(從二品),雖

后來落職閑居,但對其身心并非毀滅性的打擊。

論家庭,他夫妻恩愛,子女孝順。張惟驤《清代毗陵名人小

傳稿》贊其家風日:

自唐宋以來,以詩書畫三絕名世者,代不數(shù)人。有清一

代,毗陵人以詩書畫號大家著天下者得二人焉,一惲壽平,

9 4

一貽汾也。二人者于畫為尤著。二家之子姓承先人之學,

遂成風尚。壽平之后有翊源、溶源、景宅、仁與、三標、秉怡,

女士冰杯、娥懷、英珠。貽汾之后有綬名、懋名、祿名、世澍,

妻董琬貞,女嘉名,子婦金佩芬,皆卓卓于世者。

論生活,雨翁筑別墅于金陵“,焚香鼓琴,倚然出塵,海內名

宿,多與之游,江山文物之盛,為今古罕見"《( 清代毗陵名人小傳

稿》)o

說品性,他多才多藝,豁達開朗,“嗜飲酒,工彈琴,下至圍

棋、雙陸,擊劍吹簫,靡不好,亦靡不精也”《( 清代毗陵名人小傳

稿》)。

按說他沒有理由“凄婉欲絕"。比較合理的解釋是,他之所

以產生這樣消沉的情緒,觸 目不是“衰柳",就是“衰草",其根源

是他所身處的道、咸亂世攪亂了他原本應該閑適寧靜的心宅。

這不是牽強的附會,當我們回過頭來看他在太平軍攻破南京時,

以七十六歲的高齡義無反顧地投池殉國,我們就知道家國社稷

在他心里占據(jù)著多么重要的位置——它的生死存亡、它的價值

甚于他的生命。

湯貽汾的詞作,時而纏綿郁結,時而深情溫馨,他的詞以溫

雅低婉見長,也偶現(xiàn)清爽之氣,能展示其性情胸襟,不愧詞壇名

家手筆。誠如晚清詞人杜文瀾所說“:皆能抒情合度,絕無叫囂

靡曼之音,得詞之正軌?!薄? 憩園詞話》卷三)至于貽汾的為人,詞

人盧前在《望江南·飲虹簪論清詞百家》中贊頌道:

詩書畫,三絕重當時。大節(jié)凜然千古在,虛名猶恐世人

知 ,見道不止詞。

董士錫(1 782— 1 83 1),字晉卿,一字損甫,武進人,副貢生。

張惠言外甥、女婿。家貧,客游四方。曾佐河南總督黎世塘幕。

9 5

生平事跡見《清史列傳》卷七二《、國朝耆獻類征》卷四四二以及

吳德旋《晉卿董君傳》。著有《齊物論齋詞》。董士錫十六歲從舅

父張惠言游,故詩詞精妙,尤善《易》學,為嘉、道之際著名的學

者、文學家。士錫與周濟為莫逆交,其詞學思想對周氏影響甚

劇。因此,無論在創(chuàng)作上或詞學思想上,董氏均為道光年間常派

詞人的重要人物 ,他對常州詞派 的發(fā)揚光大作 出過重大貢獻。

對董士錫在常州詞派中的地位,周濟《味雋齋詞 自序》有極高的

評價 :

吾郡 自皋文、子居兩先生開辟榛莽,以《國風》《、離騷》

之 旨趣 ,鑄溫、韋、周、辛之面 目,一時作者 競 出,晉卿集其

成。

《齊物論齋詞》大多寫得凄愴悲涼,誠有鶴唳霜天、蛩咽露晨

的聲情。既無雍容華貴、花團錦簇的風情,也沒有清悠雅逸、恬

淡閑適的情韻,它全力訴說的是作者情感的辛酸苦哀以及悵惘

不安的心情。這和董士錫長期科舉蹭蹬、身世飄零的遭際有著

必然的聯(lián)系,事實上也是清廷嘉、道社會衰變時期在社會下層苦

苦掙扎的寒士孤苦情愫極其典型的展示與反映?!赌咎m花慢·武

林歸舟中作》是董氏詞作中被諸多詞選家所喜愛、人選率最高的

力作,頗能展示董氏的苦寒心境。詞日:

看斜陽一縷,剛送得,片帆歸。正岸繞孤城 ,波回野渡,

月暗閑堤。依稀是誰相憶,但輕魂、如夢逐煙飛。贏得雙雙

淚眼,從教沈盡羅衣。 江南幾 日又天涯,誰與寄相思?

悵夜夜霜花,空林開遍,也只儂知。安排十分秋色,但芳菲

總是別離時。惟有醉將醺酥,任他柔櫓輕移。

武林為杭州城的別稱。董氏十六歲就從舅父張惠言游。成

家后,又為生計所迫,游幕四方。此詞即抒寫了他與家人“相見

9 6

時難別亦難"的離情。此詞的價值在于,通過閱讀它,我們既可

以了解傳統(tǒng)寒士為了生計不得不拋妻離子、顛沛異鄉(xiāng)的無奈生

活情形,同時也可以知曉他們?yōu)槭裁闯3C碱^緊鎖、難展歡顏的

原因。在生活的重壓下,他們歡快的生命之溪已經枯竭,露出的

大多是生硬、苦澀的壘壘心路巖石。艱辛的生活跋涉之旅,已使

他們身心疲憊,備嘗塵世的苦味。

董士錫在《齊物論齋詞》中還以大量的篇幅來渲染他的

“愁”?!俺?是《齊物論齋詞》中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詞匯。他寫

道“:嫩綠嬌紅堤上路,瘦損腰肢,可被愁牽住。”《( 蝶戀花·蝶》)

“漸高樓望斷,愁思又黏天,漠漠輕寒。"《( 六州歌頭·秋荷》)“把

一片惜花心事,深瑣寒窗,試問春魂,愁來可似雨絲長。"《( 丑奴

兒慢·春雨》“) 夢回細覓,還只在一i5頭,舊愁新恨,歷亂不堪憶?!?/p>

《( 摸魚兒》“) 江南好,橫塘十里,回首正愁色?!薄? 霓裳中序第一·

己未秋感事》“) 知何時,又贏得夢里愁鎖。"《( 粉蝶兒》)“花信匆

匆半已殘,秋入眉山,愁人眉山,馀情還待五更看?!薄? 一剪梅》)

總之,在《齊物論齋詞》中像這樣說“愁"道“愁”的句子觸目皆是。

當蝴蝶翩飛時,詞人擔一i;,Jll§活潑的蝴蝶是否會被“愁"牽住。當

春雨瀟瀟時,那漾漾細絲則幻化為他不盡的“愁"腸,他坐也

“愁”,站也“愁",連做夢也是“夢里愁鎖"。確實,一股濃冽的感

傷氣氛氤氳在《齊物論齋詞》中。

董士錫原本為道光年間常州詞派發(fā)揚光大期的重要詞人。

但他長期以來不受人們的重視,人們對他的詞學成就多未予置

評。逮至清末,同光詩派領袖沈曾植方認識到他詞創(chuàng)作的特殊

價值,給予了他高度的贊賞。沈曾植說:

《齊物論齋詞》為皋文正嫡。皋文疏節(jié)闊調,猶有曲子

律縛不住者。在晉卿則應徽按柱,斂氣循聲,興象風神,悉

舉騷雅古懷,納諸令慢。……玉田所謂清空騷雅者,亦至晉

9 7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