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讀書入仕兩彷徨——訪吳晗故居(2)

德情映青廬:名家故居逸事 作者:海飛


出生在辛亥革命前夜注定了吳晗不平凡的一生。軍閥混戰(zhàn)、動蕩不安,是那個年代的代名詞。人都說“亂世出梟雄”,而吳晗即是這亂世中以筆作槍的“梟雄”之一。而“小鄒魯”深厚的人文底蘊則為吳晗日后的治史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家庭教育對于一個孩子的未來顯然是起了最重要的作用。1909年,擁有末世秀才身份的吳瑸玨是苦竹塘村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喝過墨水的人”之一。年幼時的經(jīng)歷和成年后的警佐生涯,讓吳瑸玨認定讀書才是唯一的出路。父親要吳晗讀《御批資治通鑒》和《論語》《孟子》《左傳》。每天都要背書,念一本,背一本。然而小孩子的天性自然是貪玩的,吳晗面對一卷卷“天書”似的古文和語言冠冕堂皇、內(nèi)容大致相同的皇帝御批文章,難免會分心,父親就用雞毛撣子打他。吳晗還經(jīng)常被罰跪在石板地上搖頭晃腦地背書。待吳晗長大一些后,飽讀詩書、精通古今的父親經(jīng)常與吳晗和對詩詞。父子二人竟似一對忘年交一般,于月下對詩詞,遠處炮火的硝煙全然無法打擾這對父子的雅興。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吳晗的年紀日長。他不再是一個只滿足于“對酒當歌”的“乖孩子”,苦竹塘這片小小的村莊再也無法滿足吳晗漸長的求知欲望。他不甘于只做一名小學教員,他希望繼續(xù)升學。那個年代的優(yōu)秀青年所向往的無非就是兩條道路:一是讀書救國,二是穿上軍裝從戎救國。吳晗一心想報考向往已久的清華、北大這兩所國內(nèi)最高學府和黃埔軍校,實現(xiàn)他成為一個大有作為的人的抱負。不久,父親為吳晗訂了一門親,對方是他父親世交陳老伯的獨生女兒。吳晗卻不以為然地說:“我要求學,不要美女!”后來,女方對吳晗飲酒、打麻將、吸煙等事有所耳聞,主動解除了婚約。吳晗無動于衷,父親卻大發(fā)雷霆。父子關系因為升學和婚事趨于緊張。1927年暑假的一個晚上,吳晗與父親又為升學之事發(fā)生爭執(zhí)。已患肺病的父親,在急怒之下打了吳晗。倔強的吳晗就冒著傾盆大雨,從家中后門出走。

從父親吳瑸玨的角度出發(fā),他的一系列行為也是合情合理的。他從未想過除了《御批資治通鑒》之外,還有更廣闊的知識在等待著自己的兒子去學習。謀得一份正當?shù)墓ぷ?,組成一個美滿的家庭,過著平凡但是穩(wěn)定的一生,然后頤享天年,這是吳瑸玨給兒子謀劃好的未來。然而他的兒子卻不滿于這樣的未來藍圖,甚至不惜以破壞親情為代價去取得自由。這時的吳晗就如同很多文學作品中描寫的那個時代反叛青年一樣,對未來懷揣著美好的夢想,對阻攔自己的家庭采取反抗甚至是惡臉相向的態(tài)度。只是年輕的他尚不知,他的血管中始終流淌著的是吳家的血液,浸透的始終是吳家的歷史。即便有了新知識的武裝,舊傳統(tǒng)依然潛在地影響著吳晗的人生選擇。

不知道吳晗離開家的時候有沒有回首看過這棟陪伴了自己多年的粉墻黛瓦的宅子,有沒有想起那些個與父親一同對詩詞于月下的夜晚,有沒有想到因爭辯而變得怒目相向的父子二人??傊?,此后這父子二人再也沒有一起在月下和對詩詞。大革命的硝煙已經(jīng)開始,漸漸蔓延至校園,乃至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嘀裉恋脑乱箤τ趨顷蟻碚f已經(jīng)只是兒時的美好回憶了,迎接他的將是一個全新的廣闊的世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