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黛玉的愛情(6)

樓外尋夢:紅樓女性賞析(初編) 作者:宋歌


果然,也是在“林黛玉俏語謔嬌音”這一節(jié)的后面,我們得知了謎底。黛玉和寶玉之間之所以發(fā)生了上面令人不快的一幕,黛玉真誠的表白就是:“……我為的是我的心?!睂氂衤牭谨煊癖戆?,說了下面一番話:“我也為的是我的心。難道你就知你的心,不知我的心不成?”黛玉用一顆真誠的心尋找另一顆真誠的心,此刻似乎已經(jīng)找到,所以才有了下面兩心相系的對話:

林黛玉聽了,低頭一語不發(fā),半日說道:“你只怨人行動嗔怪了你,你再不知道你自己慪人難受。就拿今日天氣比,分明今日冷的這樣,你怎么反把個青肷披風(fēng)脫了呢?”寶玉笑道:“何嘗不穿著,見你一惱,我一炮燥就脫了。”林黛玉嘆道:“回來傷了風(fēng),又該餓著吵吃的了?!?/p>

小兒小女,私語喁喁,充滿人間的暖意,雖然黛玉的前兩句話似乎有些強詞奪理,但唯有如此描寫,如此語言,才能把黛玉少女驕矜、無理也要辯三分的性格一筆寫盡。雖是嗔怪,實是服軟。黛玉是有“克己之勇,服善之誠”的。此時淚水才干,她就把自己的心完全放在寶玉的身上了,她心細(xì)如發(fā),時刻惦記寶玉的冷暖,表現(xiàn)她對人多么溫情,多么體貼入微了,這是小才微善的其他女性絕對做不到的。這是她的內(nèi)心美,天然清純的美,沒有受到污染的美,所以幾百年來,千萬讀者才會被黛玉之美所傾倒。

然而也有人認(rèn)為:

“試思如此佳人,獨傾心一紈绔子弟,充其所至,亦復(fù)毫無所取。若認(rèn)真題思,則全部《紅樓夢》第一可殺者即林黛玉。”(趙之謙:《章安雜說》,《紅樓夢資料匯編》,中華書局2005年1月版)

聽了如此高論,我輩復(fù)有何言?只能相信一條俗諺所說的樸素的真理了:“蘿卜白菜,各有所愛?!惫们掖娲艘徽f可也。但此段引文也說黛玉對寶玉“傾心”,他也沒有抹殺黛玉的真心和癡情。

王蒙先生說:

“有多少愛就要求多少回應(yīng)。以生相許的愛要求以生相許的回答。至上唯一的愛要求至上唯一的響應(yīng)。”(《王蒙活說紅樓夢》,作家出版社2005年6月版)

確實如此,愛是需要回報的,感情的債是不能用金錢來償還的,它應(yīng)該由對方的感情來償還。黛玉頻繁地、小心地放出她的試探的氣球,她祈盼那氣球落在對方的心坎上,她祈盼對方能夠回答,而且回答一次是不夠的,她得不到心靈的滿足。干旱的田地需要及時的雨水,黛玉的干渴的心田需要愛情來灌溉,而且是反復(fù)地灌溉。在心田干渴的時候,她往往使小性子,簡直是不通人情;當(dāng)心田得到微風(fēng)細(xì)雨吹拂和澆灌時,她就會感到極大的精神滿足,她的性情就會變得溫文爾雅,十分可親。她會和丫鬟們在一起談笑,不分奴仆,表現(xiàn)得非常大度和寬容。如在教香菱寫詩的時候,她耐心地指導(dǎo),精心地分析,終使一竅不通而又走火入魔的香菱成為一個詩翁。香菱在黛玉不厭其煩地指導(dǎo)下,幾經(jīng)修改,終于寫出一首詠月的好詩,使她從此身置大觀園眾詩人中也毫不遜色了。

愛情的不幸,往往使人變得乖戾,愛情的得意亦往往使人具有更多的柔情。愛情能造就一個人,也能毀滅一個人;愛情能使人立地成佛,也能使人墮入阿鼻地獄。

黛玉的最可人之處是她鄙棄功名,她以自己的特立獨行全力支持寶玉,寶玉對她的無所不在的奧援心領(lǐng)神會,兩個人以此結(jié)成了牢不可破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這才是兩個人真正的愛情基礎(chǔ)。雖然他們面臨著“金玉良緣”的巨大壓力,還是永不回頭,憧憬幸福的臉上掛著悲酸的淚,不時地露出一絲無可奈何的苦笑,仍然攜手向前走去。“天盡頭,何處有香丘?”“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鼻懊娴牡缆肪谷粵]有一點光明,沒有一個心靈的落腳處,也沒有一個好的歸宿,使他們常常陷于悲情滿懷、無路可走之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