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立春:春到人間草木知(2)

歲時記:古詩詞里的節(jié)氣之美 作者:馮輝麗


前三個,是天地間的自然,非人力可以掌控,后一個,則是君心的叵測。此一時,鮮衣怒馬,春風得意,彼一時,一聲驚雷,也許就是雨打浮萍,青衫落魄到白頭。

若能得無羈無絆,誰又愿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所以,宋詩人楊萬里在晚年,舉杯慨嘆:“一生幸免春端帖,可遣漁歌譜大章?!?/p>

相比來說,更喜歡民間的春帖子。

不拘平仄,不負責江山國事,要的是實用,一張大紅紙,畫上春耕圖,配上二十四節(jié)氣,指導農(nóng)事生產(chǎn),提醒人們注意按照節(jié)氣進行耕作播種。

畫工粗糙,一頭耕牛半頃田,信手勾勒,意到了就是春和景明,春風浩蕩。立春前幾日,便有人敲著小鑼竹板,唱著贊春詞,穿街過巷,挨家挨戶送上一張,謂之送春。

農(nóng)耕時代不在,這實用而體貼的風俗,除了隴南民間,還有刻意的傳承,各地已經(jīng)趨向式微,漸漸淡出生活之外。大浪淘沙,光陰的廣陵散這么彈著,散盡了江山烽火,散去了人情世故,一轉眼,已是喧囂繁華的今朝。

不會做詩,也不會畫春耕圖,只在紙上描了一株梅花,右下角,毛筆小楷寫了一行字:東風吹散梅梢雪。

是宋人白玉蟾《立春》詩中的一句。

白玉蟾,這名字念出來,真是好聽。

我在寫的時候,幾次將“蟾”寫成“禪”。總覺得,更符合他道人的身份,禪,是蓮花菩提,干凈空靈,而蟾,是兩棲動物,滿身疙瘩,丑陋有毒,很少被人用在名字里。

有說,他出生的那一晚,他的母親做了個夢,夢見一只玉色蟾蜍,從窗戶外跳進來,落到手邊,忽然就驚醒了。因此,給他起名玉蟾。

這說法,充滿神話色彩,對應著他傳奇的一生,雖有趣,卻不足為信,如此渲染,無非是想告訴世人,他不是塵世間的尋常人物。

或許,原本就是簡單。蟾,在古代是吉祥之物,開運,納財,蟾宮折桂,喻的是科舉登第,榜上有名。是添丁之喜中,長輩寄予他的一個期望。

這一首詩,名為《立春》,切合節(jié)氣時令,卻不是為春帖子而寫。

白玉蟾的一生,和楊萬里一樣,不曾做過春帖子。不同的是,楊萬里的是幸免,在朝為官,但不曾為此費過心思,是有一份僥幸在。白玉蟾則是一生不仕,榮華也好,落魄也罷,從來沒有過相逢。

不是才華輸人。他天資聰慧,7歲能賦詩,9歲熟背儒家九經(jīng),還寫得一手好字,畫得一手好畫,自小就有“神童”的聲名。

也不是沒有入仕的念頭。12歲時,他去廣州參加“童子科”考試。按宋律,通過考試的童子,由皇帝親自殿試,成績出眾者,便可賜進士出身,然后授官。學而優(yōu)則仕,他走的也是這個路數(shù),甚至走得更早。

宮殿森嚴,一重又一重,他和來自各地的童子們,被人帶領著,穿過肅靜幽深的走廊,走到正襟危坐的考官面前。都是十來歲的孩子,饒是素來不是怯場的,這會兒也都有些緊張,步步留心,時時在意,每一句話,都要小心思考,謹慎答對,唯恐一時失言,名落了孫山。

看到“織機”為題,他心下一喜。

這題對他來說,不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