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初版序言(1)

閣樓上的瘋女人:女性作家與19世紀文學想象 作者:桑德拉·吉爾伯特 蘇珊·古芭


本書的寫作, 源自1974 年秋天我們兩人在印第安納大學共同講授的一門女性文學課程。我們在閱讀了從簡·奧斯?。↗ane Austen)、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到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弗吉尼亞·伍爾夫(Virginia Woolf)、西爾維婭·普拉斯(Sylvia Plath)等女性作家的作品之后,都震驚于它們在主題與想象力方面的一致性,而創(chuàng)作這些作品的作家在所處的地理位置、歷史時間和心理特征方面其實常常是相距甚遠的。確實如此,即便在研究那些使用的文體差別很大的女性的成就時,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一種開始清晰地顯現(xiàn)出來的女性文學傳統(tǒng),這一傳統(tǒng)受到許多女性讀者和作家的共同推進和認同,然而卻始終沒有獲得完整的定義。囚禁與逃跑的意象、用瘋狂的重影作為馴順的自我反叛社會的替身的幻想、通過冰天雪地的外部世界和激情似火的內心表達出來的有關身體不適的隱喻,等等,諸如此類的模式貫穿于這一傳統(tǒng)之始終,并不斷復現(xiàn)出來,與之相伴的還有對于厭食癥、陌生環(huán)境恐懼癥和幽閉癥等的令人著迷的描述。

為了理解這一傳統(tǒng)所產生的焦慮,我們對19 世紀女性作家創(chuàng)作的文學作品進行了仔細的考察,因為在我們看來,19 世紀似乎是女性作者可以不再采用匿名寫作的方式的第一個階段。然而,在研究這一時期的女性文學的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必須一次又一次地面對兩個不同而又息息相關的問題:第一,19 世紀的女性作家對她們自身所處的社會地位的認識;第二,她們自己所閱讀的作品。我們發(fā)現(xiàn),無論在現(xiàn)實生活還是在藝術當中,我們所研究的那些藝術家從事實與象征的兩個層面上說,都處于受限制的狀態(tài)。這些文學女性不僅被拘禁在男性占壓倒一切的統(tǒng)治地位的社會結構當中,還無可避免地陷落于格特魯德·斯泰因(Gertrude Stein)稱之為“父權詩學”的特殊的文學建構之中。因為19 世紀的一位女性作家不僅必須居住在男性擁有和建造的祖先的大廈(或茅舍)里,她還同樣不得不待在男性作家創(chuàng)造的藝術之宮和小說之家中,承受種種約束。因此,我們決定對共同注意到的女性文學中令人震驚的一致性作出解釋,其路徑,就是對一種普遍的女性沖動進行考察,在這種沖動中,女性試圖通過對自我、藝術和社會進行策略性的重新定義,逃離社會與文學的雙重禁錮。

我們所使用的標題暗含了與《簡·愛》有關的內容,這表明,我們嘗試進行上面提及的重新界定工作的最初努力,是伴隨著對于夏洛蒂·勃朗特的仔細閱讀的,對我們來說,她的作品似乎為許多不同的女性焦慮和活動提供了一種范式。因此,盡管我們努力想使本書大體上遵循根據作家的生平排列的編年體順序,但是,夏洛蒂·勃朗特這位常常未能受到足夠重視的19 世紀小說家確實在我們的研究當中占據了一個中心的位置:通過對于她的小說作品的細致分析,我們希望能夠呈現(xiàn)出一條新的路徑,通過這條路徑,我們得以對19 世紀的所有女性作品進行闡釋。但是,正如我們的目錄表所顯示出來的那樣,我們又逐漸意識到,我們必須從勃朗特拓展開去,即便只是為了對她作出更加全面的理解也必須如此。在撰寫我們著作的過程中,我們意識到,和其他許多女性主義者一樣,我們試圖涉及的,將不僅僅是一種主要的(以及受到忽視的)女性文學,而是一種整體上的(并受到忽視的)女性歷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