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哲學(xué)”&“騎馬哲學(xué)”
其實,伯樂精神有如騎馬又如泥鰍。第一次騎馬時,教練第一句就要求“節(jié)奏”,直起上半身,保持半蹲的狀態(tài),把馬看得比自己重要,讓它的節(jié)奏支配你,馬兒上的時候你要跟著上,下的時候也要跟著下,如果方向相反,結(jié)果肯定很慘。騎馬的道理跟職場生存也相通。職場永遠在變化,每個人都得花腦筋想如何處理它,太要強的人往往只想讓自己先出頭,但態(tài)度太積極,給別人壓迫感,自然討人嫌。
有人則奉行“泥鰍哲學(xué)”,平時藏在泥土里,見到縫隙就鉆進去,但鉆出來時不一定是成就自己,而是同時看看能否替別人加分,讓別人也有出頭的機會。有人奉行“騎馬哲學(xué)”,就是騎馬時要把馬看得比自己重要,我們工作時也可以把別人看得比自己重要。越來越多的老板喜歡用這種既能發(fā)現(xiàn)自己又能提升別人的員工,就好像一家公司會自行生長、開花結(jié)果,何勞老板再費許多勁呢?試想當(dāng)老板對你如此放心,你離創(chuàng)造自己的職場價值還遠嗎?
大部分的人總認為要先找到伯樂,自己才有可能成為千里馬。你還在成天喊著“我的伯樂在哪里”嗎?似乎唯有伯樂才能給自己明確的方向,是嗎?前提是,你自己是不是一位能經(jīng)常鼓勵和幫助他人的人,因為這也是成功的重要特質(zhì)。
創(chuàng)造自己和團隊都能加分的機會,也許不是當(dāng)下就能得到回饋,但相信自己,釋放出的正能量總有一天會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