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聽詩——歐游散記之一(2)

莫問他鄉(xiāng)與故鄉(xiāng) 作者:季羨林


不知多久以后,我的四周驀地一靜。我的心一動,才仿佛從一陣失神里轉(zhuǎn)來一樣,發(fā)現(xiàn)自己仍然坐在這里聽詩。定了定神,向臺上看了看,燈光照了詩人臉的一半,黑大的影投在后面的墻上。他的詩已經(jīng)念完,正預(yù)備念小說?,F(xiàn)在我眼前的幻影一點兒也不剩了。我抬頭看了看全堂的聽者,人人都瞪大了眼睛靜默著。又看了看詩人,滿臉的皺紋在一伸一縮地跳動著:我們很容易看出這位老人是怎樣吃力地讀著自己的作品。

小說終于讀完了。人們又把這位老詩人扶下講臺。熱烈的掌聲把他送出去,但仍然不停,又把他拖回來,走到講臺的前面,向人們慢慢地鞠了一個躬,才又慢慢地踱出去。

禮堂里立刻起了一陣騷動:人們都想跟了詩人去請他在書上簽字。我同朋友也擠了出去,擠到樓下來。屋里已經(jīng)填滿了人。我們于是就等,用最大的耐心等。終于輪到了自己。他簽字很費力,手有點兒顫抖,簽完了,抬眼看了看我,我才發(fā)現(xiàn)他的眼睛是異常的大的,而且充滿了光輝。也許因為看到我是個外國人的緣故,嘴里喃喃地說了一句什么;但沒等我說話,后面的人就擠上來把我擠出屋去,又一直把我擠出了大門。

外面雨還沒停。一條條的雨絲在昏暗的路燈下閃著光。地上的積水也凌亂地閃著淡光。那一雙大的充滿了光輝的眼睛只是隨了我的眼光轉(zhuǎn),無論我的眼光投到哪里去,那雙眼睛便冉冉地浮現(xiàn)出來。在寂靜的緊閉的窗子上,我會看到那一雙眼睛;在遠處的暗黑的天空里,我也會看到那雙眼睛。就這樣陪著我,一直陪我到家,又一直把我陪到夢里去。

這以后不久,又有了第二次聽詩的機會。這次念詩的是卜龍克(Hans Friedriech Blunck)。他是學士院的主席,相當于英國的桂冠詩人。論理應(yīng)當引起更大的幻想,但其實卻不然。上次自己可以制造種種影像,再用幻想涂上顏色,因而給自己一點兒期望的快樂。但這次,既然有了上次的經(jīng)驗,又哪能再憑空去制造影像呢?但也就因了有上次的經(jīng)驗,知道了詩人的詩篇從詩人自己嘴里流出來的時候是有著怎樣大的魔力,所以對日子的來臨渴望得比上次又不知厲害多少倍了。

在渴望中,終于到了念詩的那天。又是陰沉的天色,隨時都有落下雨來的可能。黃昏的時候,我去找那位朋友,走過那一段古老的城墻,一同到大學的大講堂去。

人不像上次那樣多。講臺的布置也同上次不一樣。上次只是極單純的一張桌子,一把椅子。這次桌子前卻掛了國社黨的紅底黑字的旗子,而且桌子上還擺了兩瓶亂七八糟的花。我感到深深的失望的悲哀。我早沒有了那在一間小屋中暗黃的燈影里只有幾個人聽詩的幻影。連上次那樣單純樸質(zhì)的意味也尋不到蹤影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