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jié)唐太常寺樂工的來源

唐代樂府制度與歌詩研究 作者:左漢林


30 唐代樂府制度與歌詩研究

度《,周書》卷二十一《司馬消難傳》“:及陳平,消難至京,特免死,配為樂

戶。"①在 隋代,太常少卿裴蘊主持 了一場大括樂戶 的活動?!端鍟?/p>

卷六十七《裴蘊傳》云“:蘊揣知帝意,奏括天下周、齊、梁、陳樂家子弟,皆

為樂戶。其六品已下,至于民庶,有善音樂及倡優(yōu)百戲者,皆直太常。是

后異技淫聲咸萃樂府,皆置博士弟子,遞相教傳,增益樂人至三萬余?!?/p>

按“天下周、齊、梁、陳樂家子弟’,為樂戶無疑,而“六品已下,至于民庶,有

善音樂及倡優(yōu)百戲者’,其身份應當沒有因為進人太常寺而改變,最低亦

為平民。裴蘊大括樂戶的活動使樂人的數(shù)量迅速增加?!端鍟肪砥呤?/p>

《萬寶常傳》“:萬寶常,不知何許人也。父大通,從梁將王琳歸于齊。后復

謀還江南,事泄,伏誅。由是寶常被配為樂戶?!劭芍宕觳诺囊魳芳?/p>

萬寶常即為樂戶 。

在唐代,音樂文化非常發(fā)達。在開元二年 (7 1 4)之前,雅樂、胡樂、俗

樂都歸太常寺管理。開元二年(7 1 4)之后,太常寺依然是唐代音樂的中心

之一,郊祀廟祭之樂、宴享之樂、多部樂、儀仗使用的鼓吹樂和各地的獻樂

都歸太常寺管理,樂工的來源和身份都很復雜。

本章主要對唐太常寺樂工的來源、身份構成、番上及番上之余的活

動、法律地位和社會地位等問題進行討論。

第一節(jié) 唐太常寺樂工的來源

唐太常寺樂工 由不 同身份 的人組成 ,其來源較為復雜。關于這個

問題 ,前人亦有討論。如項陽在論及樂戶的身份時說 :“唐代宮廷 中賤

民賦役為樂人的制度是比較復雜的。至少,在籍為樂戶者,其身份與初

始階段的北魏時期以及后來的明清時代均表現(xiàn)出一定的差異性。換言

之 ,唐代樂戶的概念與前 、后代均表現(xiàn)出一定的異 同。所謂 同者 ,均是

賤民之身份,是罪罰之人的妻與子以及因政治獲罪官吏的家眷。不 同

① [唐]令狐德菜等《:周書》,中華書局 1 9 7 1 年版,第 3 5 5 頁。

② [唐]長孫元忌等《:隋書》,第 1 5 74 頁。

③ [唐]長孫無忌等《:隋書》,第 1 7 84 頁。

第二章 太常寺樂工 31

之處在于,各個時期對樂戶的觀念以及他們所處的社會地位有著相當

的差異性?!夙楆栒J為樂戶(亦太常寺樂工之一種)是由罪罰之人的妻與

子以及因政治獲罪官吏的家眷組成的。劉貫文認為樂人來源于奴婢,而

奴婢來源于戰(zhàn)俘和罪臣的家屬,他說“:樂人屬于奴婢一類,來源之一是被

籍沒的罪臣的親屬?!凇芭镜膩碓粗饕卸阂皇菓?zhàn)爭中的俘虜?!?/p>

二是奴婢的另一個來源是罪臣的家屬?!?/p>

關于太常寺樂工的來源問題,似以岸邊成雄分類較細,他認為太常寺

樂工來源主要有三“:(1)太常寺樂工,主要從犯罪貶配人員中選拔,此為

前代以來相傳承襲者。(2)叛軍將士及其妻子,或敗戰(zhàn)被捕之蕃族將士及

其妻子編人樂籍者亦多。(3)亦由從良民身份者直接編人樂籍或從官賤

民中選拔升充者?!馨哆叧尚壅J為太常寺樂工亦有從平民身份者直接編

人樂籍者,此為他人未述及之處。

以上諸說大體不錯,但亦存在含混不清之處且較為簡略。本書擬在

此基礎上對唐代太常寺樂工的來源再作辨析。 廠

一、太常寺樂工來源辨析

唐太常寺樂工大略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前代樂工(樂戶),

雖在武德年間被赦免,但依舊從事音樂工作;第二部分,唐代新產生的樂

’ j

工,組成人員身份復雜,既有平民,亦有雜戶、官戶和官奴婢。下分述之。

(一 )被赦免的前代樂工

唐太常寺樂工中有一部分來源于前代樂工,他們的身份在前代很低

賤,屬于官奴婢、官戶、雜戶或平民,在武德四年(6 2 1),這部分樂工被朝廷

赦免,從而擁有了平民身份。但與平民不同的是,他們還必須以番上的方

式為朝廷服役,從事他們所熟悉的音樂工作。(詳見下節(jié))

① 項陽《:山西樂戶研究》,文物出版社 200 1 年版,第 5 頁。

② 喬健、劉貫文、李天生《:樂戶:田野調查與歷史追蹤》,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 3 頁。

③ 喬健、劉貫文、李天生《:樂戶:田野調查與歷史追蹤》,第 1 2—1 3 頁。

④ [日]岸邊成雄《:唐代音樂史的研究》,梁在平、黃志炯譯,第 1 4 8—1 49 頁。

32 唐代樂府制度與歌詩研究

(二 )新產生的樂工

除前代樂工外,唐太常寺樂工均為新產生的樂工。這部分樂工身份

較為復雜,大略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文武二舞郎,其身份為平民。

2.太常音聲人,其身份為雜戶。

3.番上樂戶,其身份為官戶(即番戶)。

4.長上樂戶,其身份基本為官奴婢。(長上樂戶中亦有一部分樂工屬

于官戶,但數(shù)量較少。)

文武二舞郎身份為平民,他們從平民子弟中選拔而來。太常音聲人

和番上樂戶的身份不同,太常音聲人的地位要略高于番上樂戶,他們均是

由身份為官奴婢的長上樂戶赦免奴婢身份而來的。也就是說,長上樂戶

被赦免而成為番上樂戶,番上樂戶再經赦免成為太常音聲人。太常音聲

人如果得到赦免,可得到平民身份。長上樂戶,其身份基本為官奴婢,他

們是從官奴婢中選擇出來的容貌端正或有音樂技能者。(詳見下節(jié)) 。

二 、官奴婢的來源 ,

太常音聲人和番上樂戶一般由身份為官奴婢的長上樂戶赦免奴婢身

份而來。那么,官奴婢從何而來呢? 官奴婢主要來源有兩個方面:

1.罪臣的家屬(含罪臣的家人和原屬于該罪臣的私奴婢)

在唐代,罪犯的余黨、家人被籍沒是通常的做法?!锻ǖ洹肪硪话倭?/p>

《刑法》七“:推事使顧仲琰奏稱:‘韓純孝受逆賊徐敬業(yè)偽官同反,其身先

死,家口合緣坐。,奉敕依曹斷,家口籍沒。……依有功所議,斷放。此后

援例皆免沒官者,三數(shù)百家。"①此可證明籍沒之尋常。《舊唐書》卷六十八

《尉遲敬德傳》“:太宗升春宮,授太子左衛(wèi)率。時議者以建成等左右百余

人,并合從坐籍沒?!诳梢娂疀]當是慣例。

罪臣的妻妾、兒女屬于籍沒的范圍。據《唐語林》卷五《補遺》:

① [唐]杜佑《:通典》,第 43 7 9 頁。

② [后晉]劉啕等《:舊唐書》,第 1 8 7 2 頁。

第二章 太常寺樂工 33

竇參貞元壬申三月,居光福里第,月夜閑步 中庭,有寵妾上清者

曰“:今欲啟事。郎須到堂前,方敢言?!]亟上堂,上清曰“:庭樹上有

人,請為避之。"竇公曰“:陸贄久欲傾奪吾權位,有人在庭樹上,吾死

之將至。具奏與不奏,皆受禍,必竄死于道路。汝輩流中不可多得,

身死破家,汝定為宮婢。圣君如顧 問,當為我辭?!锨迤弧埃赫\如

是,死生以之?!肆鲄⒂隍K州,以籍其家。未達流所,詔賜 自盡。

上清果隸掖庭。后數(shù)年,善應對,能煎茶,在帝左右……后上清特敕

度為道士,終嫁為金忠義妻。①

此文獻記宰相竇參獲罪,其妾上清(自稱“竇參女奴")被籍沒人宮成為“宮

婢",受到德宗的喜愛,并終為竇參申冤。這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罪臣的妻

妾被籍沒人宮成為官奴婢的生動例證。當然,被籍沒者進人宮廷的可能

只是一部分,還有被賞賜給功臣從而成為私奴婢的。除罪臣的家人外,因

奴婢在當時被視為一種財產,所以罪臣的私奴婢亦屬于籍沒之列。

2.戰(zhàn)俘

唐代國力強盛,但叛亂不少。唐開國之初,不服從朝廷者甚眾。安史

之亂以后,朝廷對各地的約束力有所下降,叛亂更是時常發(fā)生。與平定叛

亂相伴隨的,往往是對叛軍將士家人和財產的大規(guī)模籍沒。據《舊唐書》

卷六十七《李靖傳》,武德四年(6 2 1)蕭銑投降,李靖諸將尚要籍沒其“將帥

與官軍拒戰(zhàn)死者’②,可見,戰(zhàn)爭勝利,對俘虜?shù)募疀]是極為正常的,是一

種慣例。又據《資治通鑒》卷二百四十唐憲宗元和十三年(8 1 8)四月③,知

元和以后據蜀作亂者甚多,籍沒者亦眾。

三、從籍沒事件看太常寺樂工的文化水平

唐代太常寺樂工的文化水平鮮有人論及,因為樂工的身份低賤,所以

一般認為他們不識文墨,這和歷史事實有一定差距。

① [宋]王讜《:唐語林》,第 5 4 2 頁。

② [后晉]劉啕等《:舊唐書》,第 247 6 頁。

③ 參見[宋]司馬光《:資治通鑒》,中華書局 1 9 5 6 年版,第 7 74 9 頁。

34 唐代樂府制度與歌詩研究

因為太常寺樂工從籍沒人員中來,所以考察唐代的籍沒事件,有助于

了解唐太常寺樂工的人員構成和文化水平。雖然我們可以籠統(tǒng)地說唐代

的樂工大部分來 自于被籍沒的罪臣家屬和戰(zhàn)俘,但籍沒事件本身具有一

定的階段性,即在不同時期,被籍沒的對象具有不同的特點。因為太常寺

樂工主要來 自于被籍沒者,因此,籍沒事件的階段性,在一定程度上決定

了官奴婢的人員構成,也決定了太常寺樂工的人員構成。

唐代的主要籍沒事件如下 :

表 2—1 唐代主要籍沒事件表

第二章 太常寺樂工 35

續(xù)表

通過上表可知,唐代的籍沒事件體現(xiàn)出一定的階段性,這種階段性表

現(xiàn)在:武德、貞觀年間,被籍沒的以叛亂者為主;高宗、武后朝,籍沒對象多

為受酷吏構陷者和武周革命的反對者;中宗朝的籍沒事件多與武三思有

關;玄宗朝初期的籍沒事件多與太平公主有關,開元天寶年間的籍沒事件

多與謀逆、謀反有關;代宗、德宗朝籍沒事件與叛亂有關;憲宗朝籍沒的以

叛亂者為主;文宗、武宗朝的籍沒事件多與宦官有關。

在唐代,籍沒事件具有一定的階段性,有時甚至表現(xiàn)得非常明顯???/p>

結以上的籍沒事件,可以發(fā)現(xiàn)唐代籍沒事件的兩個特點:

第一,籍沒事件貫穿整個唐代,數(shù)量較多。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