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哪個領袖說過,誰要性子躁,就讓他去編字典??梢娋幾值涫嵌嗫菰锏氖拢馨讶四サ昧锕鈭A滑,徹底沒了脾氣。
多年前,電臺有個訪談節(jié)目頗受文化人歡迎,叫“孤島訪談錄”,讓嘉賓設想將去荒島度日如年,卻只能帶一本書,會帶哪本呢,話題由此展開。這節(jié)目沒請過我,但我悄悄想過,如果是我就帶一本字典,因為最耐看。
我父親算個知識分子,“文革”中被打倒,甭管看什么書,都會被小將們批成資產(chǎn)階級,幻想重新作威作福之類。后來他找到竅門兒,就是讀字典,這東西根正苗紅,再沒人來找他的碴兒。
以上這些,是說到字典這個話題,隨便聯(lián)想到的事。回頭分析一下,里邊倒有不少內(nèi)容可講,有歷史,有社會,有處世之道,很豐富。
每當生活無趣時,我會讀字典,隨便挑一頁往下看,常有意外之喜。幾年前,有段時間為了磨心,讀起《 說文解字 》。開始特別管用,因為沒有任何連貫的意思,把大腦中千奇百怪的想法都簡化為單個漢字,像把世間萬物拆成一份化學元素表,一切簡單明了,卻盡是根本所在,心思平和了。
《 說文 》是按部首排序,一天讀到“心”部,突然心潮翻涌。為什么心部的字,都那么慘,沒幾個與快樂沾邊——悽:痛也。愴:傷也。愾:太息也。惆:失意也。怵:恐也。憐:哀也。怫:郁也。憧:意不定也。恚:恨也。憝:悔恨也。懣:煩也……單是釋意為“憂”的字就有一大串:忦、忡、恙、悄、悠、悴……何況還有早已熟悉的慟、悵、慪、懨、悔、慘……可見這個心,還真是驕嬌二氣不好伺候,要降伏談何容易。
最近突然對很多書籍產(chǎn)生不敬的想法,覺得千千萬萬讀過的小說詩歌,不過是賺人眼淚、攪亂人心的無聊消遣,讀了心亂,于是又找了一本詞典讀讀凈心。
挑的是一本《 漢語成語考釋詞典 》。隨便挑一頁開始,偏偏好像有緣,和多年前的《 說文 》心部有瓜葛。打開這一頁,有如下成語:自高自大、自絕于民、自亂其例、自取其咎、自取滅亡、自欺欺人、自食其言、自屎不覺臭、自投羅網(wǎng)、自誤誤人、自相矛盾、自相魚肉、自以為得計、自以為是、自怨自艾、自作聰明、自作自受……大多是些心受蒙蔽的情緒或行為。當然,間或也夾雜了自告奮勇、自給自足、自強不息這類褒義詞,但是在數(shù)量上,簡直無法望貶義項背。
兩次讀字典的經(jīng)歷,叫我想起一位大德在著作里說過:你錯誤地相信自我就是你,而你就是自我。那個你認為是自己的東西并不是你,只是一種幻象,由于迷惑,最初你誤認它是你自己,然后又浪費一生來滿足它、讓它快樂,這樣的企圖是沒有希望的。這就像除非你知道自己在做夢,否則無法逃出夢的陷阱一樣。要讓自己解脫,必須明白自己的錯誤,然后從其中醒悟過來,事情就是這么簡單,也是這么復雜。
我們常常會說,“我”如何如何,“我心”如何如何,說的都是這個叫“我”的東西。可它究竟是個什么東西?對照字典看看,如此乖戾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