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顗當天夜里,住到城外的禪眾寺,楊廣又讓諮議參軍柳顧言“致書請留,待來年二月,約至棲霞送別”。棲霞寺是南京的一個大寺,至今仍在。于是智顗只好在城外住了幾個月。
據(jù)說和楊廣不合作的,并非智顗一人,蘇州虎丘的智顗琰進了慧日道場,不久也回山了。
雙方在較量中,都表現(xiàn)出足夠的耐心。數(shù)月中,楊廣遣人送書,要師父不要走,還要柳顧言送禮物。請智顗在攝山度夏。僧人們夏天有三個月不出門,在廟里度過??赡軓挠《葌鱽?,印度酷熱,因此有這習慣。但智顗還是不愿意留,又要回廬山東林寺,并請楊廣為“東林峰頂兩寺檀越(施主)”。
楊廣答應(yīng)下來,智顗又回到廬山。
智顗回到廬山,看到山下驛站,人員來往很雜,鬧得山下寺廟很不清靜。就致書楊廣,楊廣即付有司,“勒彼州令去公私使命,不得停止”。有楊廣的命令,不管公私都不能在那里停留,寺廟安靜了。
七月,楊廣派人送去鹽米,但智顗卻上衡山,拜謁師父的墓去了。楊廣知道后,又致書請智顗到江都做住持。智顗不做理會,十二月回到了家鄉(xiāng)。家鄉(xiāng)人扶老攜幼到戒場去看望,智顗講經(jīng),聽眾有四五千人,是荊湘之地從來沒有過的。
智顗還在當陽縣玉泉山建立精舍,重修十住寺,打算住在這里不走了。
據(jù)說這里本來十分荒涼偏僻,野獸蛇暴經(jīng)常出沒,創(chuàng)寺之后,決無憂患。是年春夏大旱,老百姓都說是神發(fā)怒,智顗親自跑到泉源呼風喚雨,使謠言自滅。
他的動靜很大,引起了荊州總管達奚儒的注意。再聚法會時,遭到荊州的干涉,勒令解散。
智顗只好又給楊廣寫信,請楊廣做玉泉的大檀越,楊廣再次同意。后楊廣又寫信給達奚儒,請他對智者及所修玉泉寺多加關(guān)照。楊廣說了話,達奚儒也不好再橫加干涉,情形才轉(zhuǎn)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