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最高的權力者并非校長蔡元培,最高決策機構是教授組成的評議會,重大事情都在評議會上決定。這就給教授們管理學校創(chuàng)造了條件。北大那么有活力,一個重要因素便是教授參與了決策。
1923年6月24日,蔡元培又一次辭職離開時,寫信給北大學生:“北大校務,以諸教授為中心。大學教授由本校聘請,與北京政府無直接關系,但使經(jīng)費有著,盡可獨立進行?!?/p>
同一天,他給北大教職員的信里說:“五月以來,北大校務,賴評議會維持辦理……董事會未成立之前,擬請教務長、總務長與各組主任會設委員會,用合議制執(zhí)行校長職務,并請委員會公推主席一人代表全權。照此進行,似無窒礙。合諸先生學理、經(jīng)驗之所具,而益以和衷共濟之精神,以運用于北京大學積年改進之組織,區(qū)區(qū)校務,游刃有余。培一人之去就,又何關輕重耶?”
7月5日,北大評議會寫信給他,校長還是要他完全負責,他未回校前,或由個人,或委請機關負責,由他決定。12日,他回復北大評議會,前信主張以合議制執(zhí)行校長職務,征集各方意見,均不贊成,他愿取消前議,主張請個人負責,還是請蔣夢麟代理。
1926年4月25日,北大教授、紹興老鄉(xiāng)周作人給他寫信說:“‘教授治校’,此為北大之特長,使校長不妨暫離之原因?!钡€是希望他能回到北大,“與北大前途關系至大”。5月15日,蔡元培回信表示,自己對于北大,既不能脫離,而久曠職守,慚愧萬分。但是,他再也不想回北大了。
既然實施科學教育,尤要普及美術教育
1927年蔡元培被任命為中華民國大學院院長,為實行全國范圍的教育救國,他在中國推行大學區(qū)。1928年他將北大劃入北平大學區(qū)范圍,“于是我的北京大學校長的名義,始得取銷”。蔡元培的教育救國、學術救國是成功的,那時期的北大,很多學子都成為國之棟梁。許智宏說:“蔡先生倡導一所大學應與整個國家和社會的命運緊緊相連,這一思想至今仍具有深遠意義?!庇终\如金耀基所說:“蔡先生實不止屬于北大的,他是屬于整個學術界文化界的?!?/p>
蔡元培任大學院院長時,籌建中央研究院,李四光、竺可楨、梁思成、陳寅恪、李濟等群英麇集麾下。他架構起中國現(xiàn)代科技體制,但又強調“文化進步的國民,既然實施科學教育,尤要普及美術教育”。
蔡元培是在中國提出美育的第一人,他的“以美育代宗教說”聞名于世。社會正在變革的時期,蔡元培推動了美育極大的發(fā)展,他是做這個事情取得效果最大的一個個人。
在北大時,蔡元培就將藝術與美育納入北大教育系統(tǒng),開設美學和美術史,親講美學。誠如他言:“十年,我講了十余次,因足疾進醫(yī)院停止?!?/p>
蔡元培更是“欲謀全國藝術之普及”。徐悲鴻、劉海粟和林風眠,無一例外均得助于蔡元培的提攜。蔡元培在法國就慧眼識中林風眠,資助其生活。1928年更是不拘一格任命28歲的林風眠為國立藝術院首任院長,造就中國最年輕的一位大學校長。民國著名女畫家、蔡元培最疼愛的女兒蔡威廉也任教于國立藝術院。教務長林文錚娶了蔡威廉后,蔡元培對女婿說:“你不要從政做官,把一生精力投放在藝術事業(yè)中去,就在這里干一輩子,幫助林風眠把學校辦好,他一個人是很難辦下去的?!?/p>
雕塑家劉開渠原本是國立北京美術學校西畫系畢業(yè)生,在大學院當抄寫員。他對蔡元培說自己想出國學雕塑。1928年蔡元培就將他以“駐外著作員”身份派往巴黎,月薪80元。他在巴黎國立美院學業(yè)有成時,蔡元培又適時來信:“國內的雕塑事業(yè)需要人才”。他的召喚使劉開渠1933年歸國,后來成為新中國雕塑事業(yè)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