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詩能窮人

愛廬小品 讀書 作者:黃永武


趁著這輕松閑暇的數(shù)年,我讀了一千部以上明代人的詩文集,盡管書是十分冷門,但也得到了一些普遍性的結(jié)論:

大凡疏、奏、序、表、銘、記、詩、文,各體俱備的詩文集,幾乎都不會有什么好詩。大凡學(xué)問博、地位高、鐫刻美、部頭大的詩文集,作者往往天根翳鈍,摹擬味重,也不會有什么好詩。

而如果僅剩詩一、二卷,此外別無著述,名聲不大,作品不多,詩往往很精純;如果作者是落拓不羈、孤離自放的人,情深淚潸,一意于詩,詩不加緣飾,任情揮灑,往往靈襟繡口,寫出了好作品;假若身經(jīng)離亂失意,夢魂顛倒,歌以當哭,感慨發(fā)乎肝腸,性情出于深悼,碧血化作吟魂,愈是不得已的作品,那就愈佳愈妙。

由此結(jié)論來看,詩人的幸或不幸,真是難說,好像上帝給了人外在的榮華,就枯竭了他內(nèi)在的靈明。給了人事功學(xué)業(yè)上的表現(xiàn),就不給他詩壇上的盛名,詩人總因命運困蹇,才能篇章燦然。所以古人說“詩能窮人”、“詩窮而后工”。

其實這倒不是什么迷信,因為詩要求你付出生命的“全力”,而只想用點生命的“余力”去做,任憑你是天才,也做不好。詩有一種獨到的性格,連文章多寫了也妨礙詩,何況其他的事功?必須一心于詩,別無旁騖,然后出言慷慨,遇事發(fā)抒,揮灑藻麗,滿眼天機。

再則想寫好詩,必須決心有“不屑一切之襟期”,而后能成其大,入其深。不幸地位高了,學(xué)問大了,富且貴了,顧忌也多,分神也累。平日只在立身行事、利害遇合上瞻前顧后,只想投合世人的喜悅,博取現(xiàn)世的便宜,虛偽應(yīng)景,感受不真。不敢寫自身痛快處,不愿寫胸中飛灑處,不能寫娛憂紆悲的至性語句,難怪身份一高,才情要下墮了,無奈這時的地位與名氣偏又升高,“才墮而體升”,詩就沒救了!哪里能開人所不敢開之口?哪里會產(chǎn)生極有滋味的作品呢?

所以清人陳鳳在《金子有傳》中說:“仕進易得,文藝難成,天既畀人以精華,更求榮達壽考,未之有也?!痹娛侨祟愇幕械木A,不付出畢生昂貴的代價,不全力以赴,如何任你擷采?這大概就是“詩能窮人”的原因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