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部 第二章(2)

新華書店:我們的歲月 作者:王鈞


真是的,李夏蓮這才感覺到這騎了二十來里鄉(xiāng)間小路,竟沒有狗吠聲,也沒有雞鴨鵝的啼鳴,大點的牲畜更是不見,連平常見慣的鄉(xiāng)村孩子們都無蹤跡。放眼望去,藍天白云下一切都顯得那么寂靜。已近中午,附近的村莊也少有炊煙升起,那邊不知什么房屋的土坯墻壁上白底紅字粉刷著大大的標語:“共產(chǎn)主義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橋梁”。

深吸一口氣,田地里的麥子雖然由于少肥而長得貧瘠,但仍舊有一絲快要成熟的清香直入肺腑??粗矍暗柠溙?,發(fā)現(xiàn)田壟邊的一些麥子卻是光著麥稈,上面的麥穗已不見了,不禁“咦”了一聲,她知道麥芒還是相當刺人的。吳天佑看她一眼又指了指不遠處幾棵柳樹,李夏蓮才發(fā)現(xiàn)柳樹干都已沒了樹皮,不覺嘆了口氣,覺得本地還算風調雨順,但糧食都到哪兒去了呢?

“生麥粒嚼著吃還真的蠻甜的,樹皮碾成粉和著玉米面山芋藤也是可以的?!眳翘煊右姽植还值厝恿藷燁^說,“走吧,到上榮還有十幾里路呢?!?/p>

這上榮大隊原是潭塘公社里各方面條件最好的大隊,地多、人多、糧食產(chǎn)量也居公社頭位,可自從一九五八年紅火過以后,到現(xiàn)在一平二調三收款的共產(chǎn)主義模式,早已把人都弄疲了。剛開始糧食敞開肚皮吃,好不快活,畝產(chǎn)都上萬斤了,糧食多了沒法弄,儲存還占地方,吃唄!到了第二年下半年就情況不妙了,公共食堂就開始漸漸減量,現(xiàn)在就剩下稀得跟米湯似的稀飯、面糊。早兩個月吳天佑就聽老婆說大隊里有人餓死的事,言之鑿鑿的,因為吳天佑老婆的娘家就在上榮。吳天佑讓她不要亂講,新社會了,能餓死人?這可是右傾機會主義分子講的話。

當中午吳天佑和李夏蓮到村頭大隊部的時候,大隊里就婦女主任一人在家,其他干部都帶上大隊里的精壯勞力上了小柴河水利工地。隊里都留下些老弱病殘婦女兒童,地里的活也都指望婦女們了。

婦女主任和吳天佑是老相識,見面邊寒暄邊把二人讓進大隊部坐下后問吳天佑:“早兩天就聽說文化要支援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你們這就算支援來啦?”

吳天佑忙點頭:“是是是,你看我們新華書店也沒別的能耐,把文化知識傳播到農(nóng)村,讓農(nóng)民兄弟科學種田,增加糧食產(chǎn)量,那不也是我們新華書店的貢獻嗎?”

“算了吧,你們那叫科學?不科學還好點呢,什么細密種植,深耕兩米,可把我們害苦了?!?/p>

“那可不是我們的事,那是洋專家和你們農(nóng)技站推廣的吧。”

“誰知道是誰作的孽,聽說有的地方還用肉湯澆地呢,作孽啊。算了算了,說來說去大家都是為黨工作,想法都不錯,效果就難說了。”

“就是就是。哦對了,往年都是冬春搞水利,今年這都快要夏收‘三搶’了,把勞力都抽走,地里的麥子怎么辦?”

“誰說不是呢。但這次不同,這次是會戰(zhàn),聽說是要有大領導來視察,連省委書記都來小柴河工地督戰(zhàn)了?!?/p>

“是嗎?”

“到時候看吧,實在不行只有我們婦女上了,毛主席不是說婦女能頂半邊天嘛,這兩天我們就開始做動員和生產(chǎn)準備。嘻,現(xiàn)在有人說我們這叫‘人民母社’,沒他們男人什么事。”

“什么,‘人民母社’?這話新鮮,不過也虧了你們婦女同志。”

“那當然,花木蘭的功勞也不比男人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