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做學習的社會人(1)

90`s:不為烏合不從眾 作者:張?zhí)煲?/span>


大學生,還是學生嗎?

這個問題似乎有些難回答。一方面,大學生確實還在校園之內(nèi)學習,無疑還是一個學生;可是另一方面,和以前的學習階段比起來,大學生又不同于任何一個學生階段,在這個階段,大學生們已經(jīng)是成年人,開始需要獨立的思考問題,承擔責任。

所以,在某種意義上,大學生不再是學生。我以為,大學生應當是正在學習的社會人。這個定義的落腳點,在于社會人。

不同的社會角色,有不同的思維和行為模式。而每一個人都有著若干個不同的角色。有的時候,一個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歸結為他選擇了什么角色。而選擇做一個學生,就有了學生的思維方式與做事方式,這樣的一個社會角色,在某種程度上約等同于幼稚、毫無經(jīng)驗、單純。

我有很多朋友,很辛苦地實習,一個月拿著一兩千的實習工資,可實際上干的活卻比很多正式員工還多。我勸他們:用人單位給一千多工資,是因為你能夠創(chuàng)造兩萬甚至更多的價值,如何能夠忍受這樣的低待遇。他們很簡單的回答我,因為還是學生,還是實習生,所以拿實習工資,大家都是這樣。

把自己定位在學生,所以所有的一切都要一步步來,因為自己站在起點。所以也習慣了老師學生的生活模式,習慣于接受別人的安排和處理。可是,如果我們能夠跳出來,審視一下自己其他的身份,會發(fā)現(xiàn)自己還同時是一個成年人。這意味著在社會層面,我們與其他人實則是平等的,平等地擁有機會,平等地擁有選擇權。

這是一種人生模式的改變。這意味著從過去上下的縱向關系中解脫出來,從過去家長、老師的指令管教中解脫出來,從過去的未成年人心態(tài)中解脫出來,去處理一種橫向的生活與社會關系模式,不再需要瞪大眼睛,仰著脖子讓人攙扶著去打量這個世界。

道理并不復雜,可是有很多大學生,乃至畢業(yè)后成家立業(yè)的朋友,卻從未適應這種關系模式的改變,在潛意識里面懼怕獨立、懼怕獨立選擇,小心翼翼地用學生的眼光看待周圍。

她是我的一位大學朋友。在學校時,她是毫無爭議的優(yōu)等生,成績優(yōu)秀,謙虛謹慎,老師同學都很喜歡她。在大學里面,她曾經(jīng)是一個學生組織負責人,有著極強的組織能力和工作能力。

可是當她來到實習單位時,因為她是一個實習生,她發(fā)現(xiàn)自己絲毫不受重視,仿佛從舞臺的中心一下跌到了無人關注的角落。周圍的每一個人都忙忙碌碌有著自己的事情去做,沒有人關注她一個小小的實習生。她積極地去做每一件事,甚至是每一件小事,每一個細節(jié)都力求完美,按照求職網(wǎng)站的圣經(jīng)指導自己,可是卻仍然收不到太多的掌聲。雖然,她作為一個跑雜事的實習生,上司是滿意的,但是,她也還是一個小小的跑雜事的實習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