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交易光明(四)

楊絳:“九蒸九焙”的傳奇 作者:楊國良 劉秀秀


楊絳愛讀詩,中文詩、外文詩都喜歡,也喜歡和錢鍾書一起談詩論詩。他們常常一同背詩玩兒,并發(fā)現(xiàn)如果兩人同把詩句中的某一個字忘了,怎么湊也不合適,那個字準是全詩中最欠貼切的字。楊絳說:“妥帖的字,有黏性,忘不了?!?/p>

坐在臨窗的桌前,讀著架上的文學典籍,午后陽光從高大的窗戶里照入,在她的筆記本上灑下疏落的影。因是上課時間,館中學生很少,偌大的廳中常常只她一人,那樣清靜,連筆端的沙沙聲也清晰可聞。她大部分時間都能在圖書館里讀書、做筆記,錢鍾書卻沒有這么多自由時間。楊絳以為:“嚴格的訓練,是我欠缺的。他呢,如果他也有我這么多自由閱讀的時間,準會有更大的收獲。反正我們兩個都不怎么稱心,而他的失望更大?!?/p>

愛智者的逍遙

人所能得到的最高級的東西,便是令人驚異的事物,是神明的閃光。下課或放假的時候,錢鍾書就和楊絳一起伏在桌上,津津有味地閱讀一堆堆借來的洋書。他們占好固定的座位,每天按著次序一本一本讀,并且認真做筆記。每讀到好書,就介紹給對方看??追蜃淤濐伝仫埵枋筹嬎?,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賢人生命之樂源于讀書,一簞食,一瓢飲,甘居陋巷,飯疏食飲水之間不絕如縷地流淌著智慧的血液。

“饑讀之以當肉,寒讀之以當裘,孤寂而讀之以當友朋,幽憂而讀之以當金石琴瑟也。”(尤袤)好讀書,求甚解;每有會意,欣然忘食。此不亦是楊絳求智、愛智的寫照?以后無論做學術(shù)、從事翻譯或者創(chuàng)作,他們始終與書形影不離!

錢、楊從束縛中獲得解放,在驚喜中精進,自足自適,覺得自己尊貴。

柏拉圖在《會飲篇》借神話講他對哲學的理解,“愛智”一意道出哲學的全部真義,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出一轍。“其實呀”,蘇格拉底說,“一切美德只可以用一件東西來交易,這是一切交易的標準貨幣,這就是智慧。不論是勇敢、節(jié)制或公正,反正一切真正的美德都是由智慧得到的?!?/p>

讀書閱世之妙

人容易片面,常囿在狹窄的家里是要精神萎縮的。

錢、楊每天早晚飯后總四處走走,在牛津的小巷子里到處看看。入夜了,街上的燈一盞盞亮起來,高大的警察慢吞吞走著,一路推推一家家的大門,檢查是否關(guān)好,沒關(guān)好的,就客氣警告。郵差也識得楊絳夫婦,半路上碰到,就把家信交給他們。小孩子等在旁邊,很客氣地向他們討要中國的郵票。

“探險式”的讀書,以新奇的眼光、求知的渴望觀察、探索、發(fā)現(xiàn);他們“化書卷見聞為吾性靈”,常比照著書中的描寫一起看風景,結(jié)合書中的刻畫猜測鬧市里各色人等的身份。讀書閱世,暢所欲言而沒有世俗迫害,冷嘲熱諷也無關(guān)個人恩怨,真是“隱身”的串門兒——幾十年后,楊絳有此妙比。他們的“串門兒”,就是天上的云朵,也難看到他們的身影,卻能以平等的姿態(tài)、自由的心靈與各家溝通、論辯或產(chǎn)生共鳴;登堂入室或不辭而別,斯是陋室卻有群賢匯集,三千大千世界亦能足不出戶任意閱歷: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