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歸國以后之“十里洋場” 1

你是愛,是暖,是希望 作者:鄭麗婭


那是1926年末到1927年年初,這對新婚中的夫婦來到了十里洋場——上海。這位詩人走入了生命中的最后幾年,也是他人生中最為黑暗的幾年。徐志摩并不喜歡上海,他內(nèi)心還有一種期望,就是和他的女神——陸小曼去國外讀書。歐洲一向是他的精神家園??墒?,這個期望實現(xiàn)的可能性不大。一是他家當(dāng)時受戰(zhàn)爭的影響,生意大不如以前,不可能拿出這么一大筆錢來供他們出國,而他自己又籌措不到足夠的旅費,雖然老朋友恩厚之給他匯了二百五十英鎊,但還是遠遠不夠的;二是他的嬌妻陸小曼身體一直不大好,而且生性懶散,不愿意長途旅行。所以,這點心思只能掐滅了。那么,只好暫時留在這了,但是這也并非什么好法子,因為首先在上海依靠什么度日就是個問題。

幸好,他接到了上海光華大學(xué)和大夏大學(xué)的聘書,算是暫時找到了著落,就這么將就在上海住下了。不過讓他安慰的是,因為北伐戰(zhàn)爭的原因,北京學(xué)界的朋友也紛紛離開了那里,來到了上海避難。大家從北京來到上海,自然還是要有一番作為的。他們決定開辦新月書店。新月書店辦成之后,徐志摩就出版了詩集《翡冷翠的一夜》、散文集《巴黎的鱗爪》,第二年又出版了散文集《自剖》??上?,由于魯迅不喜歡新月社,出言譏諷,又加上新中國成立后由于政治的原因,對新月派及新月書店的評價都很低,所以“新月”一直處于反面的地位,現(xiàn)在是我們重新評價他們的時候了,就當(dāng)時的情況而言,新月書店的出版成績已經(jīng)相當(dāng)不錯了。它出版了大量優(yōu)秀的文學(xué)作品和百余種專著和翻譯作品,不管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還是中國出版史上都是值得一書的。新月書店的開辦意味著新月社進入了他的后期,但也是最光彩奪目的時期。支撐這種光彩奪目只依靠一個書店還是遠遠不夠的,他們還需要一個像《晨報副刊》那樣時效性比較強的報刊來作為一個陣地?!缎略隆冯s志就隨之應(yīng)運而生了。徐志摩在創(chuàng)刊時寫道:“我們舍不得新月這個名字,因為它雖則不是一個怎樣強有力的象征,但它那纖弱的一彎分明暗示著、懷抱著未來的圓滿。” 

《新月》雜志的開辦并不順利,這個由新月社自己來辦的雜志反而暴露了他們之間的矛盾。原來,對于辦《新月》雜志,他們中間暗暗產(chǎn)生了兩種思潮,一種以聞一多為代表,想把《新月》辦成一個文藝雜志,用來討論文學(xué);而以胡適為代表的一些人想把它辦成一個政治陣地,作為發(fā)表自己對政治看法的一個喉舌。意見不統(tǒng)一自然會產(chǎn)生矛盾。新月社里的人本來都是有自由主義傾向的人,且個個都是學(xué)富五車的大知識分子,誰也不服誰,他們渴望民主化,不要設(shè)立固定的社長和編輯,而是輪流坐莊。本來確認的社長是胡適,編輯是徐志摩。這種想法一提出來,自然是針對他倆的,徐志摩倒沒有什么,表示從善如流,同意這個意見;但是胡適覺得心里不舒服,認為大家合得來就在一起共事,合不來干脆拉到,于是提出請辭,不做這個社長了,索性連新月書店的事務(wù)也不參與了。徐志摩收到請辭信后大吃一驚,但是一方面他把信藏了起來,以免激化矛盾;另一方面,他說服了胡適收回這個想法,把這件事壓了下去?!缎略隆冯s志辦了下去,并且確實按照輪流坐莊擔(dān)任主編的方法執(zhí)行。這次小矛盾雖然導(dǎo)致了一些不愉快,但是并沒有導(dǎo)致他們之間產(chǎn)生什么大的裂痕。新月社之間的矛盾和當(dāng)時的左翼文學(xué)社團比起來,實在是要“和諧”很多,左翼中文人的掐架都有你死我活我的態(tài)勢,而且一旦發(fā)生爭執(zhí),必將老死不相往來。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議題,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異,還要留待給后人探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