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后穿越的終點線
2013年11月,我再次到紐約跑馬拉松,依舊是一家三口同行。
我住在第8大道與44街交界處的一所酒店,原本我以為可以到42街的紐約圖書館搭乘巴士前往史丹頓島。但主辦方通知說,我被分配到8:15去碼頭坐船前往史丹頓島。
一開始,我打算乘地鐵去碼頭,可是42街的地鐵站構(gòu)造太復(fù)雜了,我在探路時在里面轉(zhuǎn)了向,找不到出口。如果比賽當(dāng)天也這樣的話,我將會錯失紐約馬拉松的參賽機會。
太太看了相關(guān)資料后建議我打的士去碼頭。她怕我打的士時會出錯,還在一張紐約地圖上做了標(biāo)注。
早上7點,我出了酒店,招手打的士。巧得很,我在酒店門口遇到一位同行的跑者。于是,我們倆就上了同一輛的士。
由于我2012年初報名紐約馬拉松時的成績還在5小時左右,所以被安排在第4撥10:55才出發(fā)。
“從來不曾有過暖和的跡象。無論哪一次,肯定都是像魔女的心一樣冰冷的星期日?!边@是村上春樹所描述的11月份的紐約。
當(dāng)時,我上身穿了兩件抓絨,下身穿了兩條緊身褲,頭上戴了一頂棒球帽,手上戴了手套。就這樣的穿戴,還是被寒風(fēng)吹得直發(fā)抖。我足足等了兩個多小時才開始起跑。
等待期間,我突然收到太太發(fā)來的短信,問我是不是沒有帶能量膠。
我下意識地摸了一下腰包,確實沒帶,這下問題大了,途中的補給怎么解決呀。我記得賽道中是供應(yīng)能量膠的,但太太告訴我說到了18英里后才有。
我必須從10英里開始補充能量,不然就可能完成不了比賽。太太說她會帶著女兒和能量膠乘地鐵到6英里的地方等我,也就是布魯克林25街附近。
我在25街看到太太和女兒在瑟瑟的寒風(fēng)中站在一個路燈下,趕緊快跑過去把5支能量膠放進腰包里……
中午的時候,紐約出太陽了,照得身上暖洋洋的。
到了下午又開始轉(zhuǎn)陰,還不時有毛毛雨光顧。
跑過最后的兩座大橋之后開始進入中央公園。我打開腰包,取出攜帶的五星紅旗,舉到頭頂向終點沖去。等待了一年,我終于穿越了紐約馬拉松的終點,太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