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刻骨銘心的修煉(3)

百馬人生,跑向紐約 作者:田同生 文 田十川


不是一個人的馬拉松

第三次跑紐約馬拉松是在2015年的11月。

那時,我們剛剛創(chuàng)辦了一家理念為“輕松跑遍全球”的公司——跑哪兒,致力于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跑步賽事生態(tài)平臺,創(chuàng)業(yè)僅有半年時間。

這一次我不再是孤零零的一個人從維拉札諾大橋跑到中央公園了,而是帶領了包括家屬在內的數(shù)十人規(guī)模的中國跑團來跑紐約馬拉松。

最終,我以4:29:39的成績完賽紐約馬拉松。盡管,我的年齡長了兩歲,但我的成績和兩年前相差無幾。

此刻,我追求的已經不是個人的馬拉松成績,而是讓更多的人穿上跑鞋走出家門,踏上奔跑的健康之路。

北美出版的英文版《中國日報》用兩個整版的篇幅,報道了我所帶領的中國跑團征戰(zhàn)紐約馬拉松的故事。

每一個紐約馬拉松跑者的胸前都會佩戴一塊號碼布,號碼布的背后都粘有一條小小的細長塑料片,那是記錄跑者成績的芯片。當佩戴號碼布芯片的跑者通過馬拉松賽道途中的計時點時,那些計時點上的設備就會讀取這條芯片上的數(shù)據,從而形成跑者精確的比賽成績。我們在紐約馬拉松期間見到了研發(fā)和生產該芯片的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并從此開啟了與這家世界級跑步賽事科技平臺公司的戰(zhàn)略合作,我們通過互聯(lián)網+軟件+硬件+社群的生態(tài)賽事平臺,為中國老百姓的大健康做貢獻,讓越來越多的跑者可以輕輕松松地參加跑步比賽,讓越來越多的賽事組織者們可以輕輕松松地舉辦比賽。

紐約馬拉松結束的第二天,我們專程拜訪了紐約路跑協(xié)會。

1970年紐約路跑協(xié)會舉辦第一場馬拉松的時候,參加人數(shù)僅有127人,比賽路線也只是繞著紐約中央公園跑4圈而已。把它說成紐約馬拉松多少有點貨不對板,說成中央公園馬拉松倒是名副其實。如今,每年有來自世界100多個國家的近7萬人參加紐約馬拉松比賽。

世上任何一個偉大的事物,都是從渺小開始起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