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農(nóng)村經(jīng)濟衰退相反的是,賈府的開銷日益增加。賈珍對烏進孝說:
“我這邊都可,已沒有什么外項大事,不過是一年的費用費些,我受些委屈就省些。再者年例送人請人,我把臉皮子厚些兒,就可以省下些,也就完了。比不得那府里,這幾年添了許多花錢的事,一定不可移,是要花的,卻又不添些銀子產(chǎn)業(yè)。這一二年倒賠了許多,不和你們要,找誰去?”
一旁的賈蓉還特意強調(diào):
“頭一年省親連蓋花園子,你算算那一注共花了多少,就知道了。再兩年再一回省親,只怕就凈窮了。”
在賈珍看來,賈府已經(jīng)到了“黃柏木作磬搥子,外頭體面里面苦”的境地。據(jù)賈蓉打聽到的,王熙鳳還“和鴛鴦悄悄商議,要偷出老太太的東西去當銀子”??梢?,賈府的經(jīng)濟狀況顯然已到了“坐吃山空”的地步了!
毋庸置疑,以探春為實際核心的新一代領(lǐng)導(dǎo)集體,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經(jīng)濟狀況惡化這個難題。
再說政治上的背景。
無論是從時代和斗爭的觀點來看,還是從整個故事情節(jié)的角度來看,第五十五回都是后半部《紅樓夢》的起點,非常值得我們關(guān)注。這一回對后半部《紅樓夢》提綱挈領(lǐng)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突發(fā)事件”上。
從這一回開始,賈府的日常運轉(zhuǎn)有一個大背景——老太妃亡故。很奇怪的是,也不知道高鶚是怎么想的,他在程本中把這個大前提給刪掉了。脂本《紅樓夢》在第五十五回開篇是這樣說明的:
且說元宵已過,只因當今以孝治天下,目下宮中有一位太妃欠安,故各嬪妃皆為之減膳謝妝,不獨不能省親,亦且將宴樂俱免,故榮府今歲元宵亦無燈謎之集。
當然,此時老太妃還沒有死,但也離升天不遠了。那么,這個“突發(fā)事件”有什么意義呢?
第一,去年元春在元宵省親,今年元宵是否會循舊例呢?這里作了說明,因為老太妃欠安,元春今年沒有得以省親。脂評常說曹雪芹寫《紅樓夢》是“一絲不亂”,往往就在這些細節(jié)里。
第二,它將給賈府造成了一次巨大的權(quán)力真空。這一點此時沒有表現(xiàn)出來,但到第五十八回則明確寫道:
誰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凡誥命等皆入朝隨班按爵守制。敕諭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內(nèi)不得筵宴音樂,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賈母、邢、王、尤、許婆媳祖孫等皆每日入朝隨祭,至未正以后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