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率承認你的情緒混亂對于已經察覺到你不對勁兒的孩子來說,不是什么壞消息。它反而是種解脫,因為他醒悟過來他沒在幻想些不存在的事。因為他不必內心矛盾地自我否定關于你身體語言的所見所聞。
不平衡情緒的標志
無論孩子是可以隱藏還是真心流露,都會有一些標志表示他們需要幫助。下面針對兩個經典案例進行了分析。
過度控制的情緒
過度釋放的情緒
為什么?
孩子想當“乖孩子”,但是害怕流露出自己的真實感情,并且對此感到緊張。
孩子處于自然的情緒化的狀態(tài),當處于情感危機中還沒有學會如何控制情緒。
例子
凱倫,10歲,對于假期計劃非常生氣和不滿,但是想表現(xiàn)為“乖女孩”并隱藏自己的真實情緒。
13歲的蘇西感覺自己處于兩難之中:父母希望自己留在家里,朋友們希望自己出去玩;當她受到這種壓力時感到憤怒而恐慌。
你會看到
什么?凱倫變得十分安靜;身體有些向內收縮的姿態(tài);臉色蒼白,表情麻木,只有一點點的生氣和淚水;她避免看別人的眼睛;一直坐立不安,表現(xiàn)出她壓抑中的憤怒;不想談論或者聽到引起她真實感情的話題。
蘇西突然間就崩潰了;她的動作有力并且不受控制,夸張并且重復;她的臉部表情是受控的,一直盯視的眼睛中帶著眼淚;她的心跳加速,膚色變深;對于想要讓她安靜下來的舉動表現(xiàn)出非常生氣的反應。
你會聽到
什么?話非常少;凱倫不敢說出她想說的話;當她說話時,她說得很平靜,不含任何情緒。
說話聲音非常大;不斷重復著“我不知道”、“不需要你告訴我怎么做”一類的詞語;語無倫次。
孩子感覺到
什么?她想象出一個不快樂的假期即將來臨;她內心的聲音說“別犯傻,什么也別說”;她感覺沉重、麻木,沒有任何感覺,這是因為她想要忽略她的情緒。
想象著和朋友在一起;她內心的聲音說“我想出去玩”;感覺自己在兩種感情中掙扎,一會兒在這邊,一會兒在那邊;心處于水深火熱中,打翻五味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