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全神貫注與毫無沖突的行動(6)

探索與洞察 作者:【印度】克里希那穆提


克:大腦總是在沖突、信仰、模仿、遵從、順從、壓抑、仿效這些領域中運作。然后全神貫注出現(xiàn)了,于是頭腦中的那些腦細胞自身變得留心關注起來——但不是被強迫地留心關注。

普:你是說在全神貫注的狀態(tài)下,腦細胞中沒有二元性?

克:對。一旦有了二元性,你就再次回到了老樣子。

莫:從我剛剛理解的情況來看,你似乎是說那種關注喚起了能量。

克:說得簡單一點。

莫:調(diào)動了能量——無論你怎么稱呼它。然后這種由關注引導的能量就會行動起來——如果我可以用“行動”這個詞的話。

克:關注本身就是行動。

莫:好吧,那就這樣說吧。那么,當你說腦細胞變得關注起來時,這種說法就假設了細胞自身是有意識的。

克:等等,先生。我們說過意識就是它自身的內(nèi)容,它的內(nèi)容就是意識。

莫:這有點太復雜了。你是不是想說,我們大腦的結(jié)構(gòu)中包含了這種叫作“腦細胞”的生命體,而它們是能夠覺察的?如果你說“是的”,那么這整件事就變得不一樣了。在生物學上,我們確實可以這么說。在生物學上,所有細胞都是個體,每個細胞自身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體。

克:這個我知道。

莫:假如你說的是對的,那么腦細胞就能夠在全神貫注中運作了。

克:是的。

莫:你會說或者你敢說,每個細胞都是有意識的嗎?

克:我認為應該是這樣的。

莫: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說覺察是構(gòu)筑在細胞中的。

克:我認為是這樣的。

莫:那么,這就是大腦的一種新的生理機能了,而對此我們一無所知。

克:你看,先生。我想從另外一個角度開始。我們有著沖突、模仿等這些能量的浪費——腦細胞都經(jīng)歷過這些,它們已經(jīng)習慣了這些,這就是它們的運作方式。而現(xiàn)在,腦細胞停止了這些浪費能量的活動,它們跳出了這個領域。于是大腦不再是那些事物的殘渣,雖然大腦或許也會以技術方式運作,等等。而那個說“生命就是行動并且沒有沖突”的大腦就處于全神貫注的狀態(tài)當中。當內(nèi)在有了全然的關注,并且那關注并非來自于強迫、指引和意志等諸如此類的東西時,大腦的整個結(jié)構(gòu)就會活躍起來,而這是一種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活躍。

莫:然后你會說大腦將作為一個整體來行動,它不再是支離破碎的了。

克:是的,就是這樣。

莫:那時整個身體就會作為一個整體來運作。

克:這會帶來什么結(jié)果?

莫:它會帶來一種生理上的轉(zhuǎn)化。

克:是的,我認為會有一種生理上的轉(zhuǎn)化。

莫:那是一種死而復生。

克:我也認為那是死而復生。死去的是上述那一切,而你從中脫離了出來。

莫:你說過,一個重復性的大腦是一個僵死的大腦。

克:是的,顯然如此。所以存在一種非重復性的行動,而脫離已知的自由就是未知中的關注。

普:先生,你知道自己在說什么嗎?

克:我不知道自己說了些什么。

普:那么,“從已知中解脫”這件事也是在腦細胞里發(fā)生的了。

克:是的。

普:腦細胞就是已知。

克:是的。

普:從已知中解脫也發(fā)生在腦細胞中。

克:是的,因此腦細胞就會發(fā)生一種明確的轉(zhuǎn)化。

莫:大腦清空了記憶的痕跡。

克:記憶的痕跡。哦,是的,我聽說過這個。

莫:大腦里空無一物,再也沒有可供記憶運作的新窠臼了。

克:是的。

莫:這是一種生理上的轉(zhuǎn)變,就像覺悟一樣。

克:只要心智還在已知的領域中——比如矛盾等之中運作,它就是在窠臼中運作:這是符合邏輯的。過去,大腦細胞一直都在窠臼中運作,無論這窠臼是什么?,F(xiàn)在,當這些窠臼不復存在時,整個大腦就會行動起來,不是在窠臼中,而是在自由中也就是關注中行動,對嗎?我有沒有傳達給你們什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