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絕·迎新抒懷
恰巧清晨賞荔庭①,京基一百②笑相迎。
昨天小鎮(zhèn)③成都會,百姓歡歌盛世情。
注釋:
①荔庭:指深圳的荔枝公園。
②京基一百:深圳的一座高樓,是深圳房企京基集團旗下的世界級地標,位于深圳市羅湖區(qū)深南東路,與荔枝公園一路相隔。
③小鎮(zhèn):指改革開放前的深圳。
此詩作于2014年1月11日。作為深圳的第一代開拓者,作者親身經(jīng)歷并見證了這座城市的巨大變遷,因此對深圳有著非常特殊的深厚感情。飲水思源,今昔對比,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七律·中英街警示日
中英街上警鐘鏘,中夏師生①斗志揚。
中弱敵強國恥日,中華骨肉子離娘。
中河舟破妖興浪,中共除魔險化祥。
中路先鋒龍后代,中流擊漿渡長江。
注釋:
①中夏:中華、華夏。
此詩作于2014年3月18日。全詩以“中”字開頭,訴盡中英街及中華民族的浮沉離殤,以及中華兒女英勇不屈、奮發(fā)圖強、振興中華的精神。
3月18日是沙頭角歷史勘界日。1898年3月18日,清政府和英政府按《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完成了沙頭角勘界,把原新安縣975.1平方公里的土地、島嶼及海域劃歸英國,為期99年。從此,“同走一條街,共飲一井水”的沙頭角居民被迫分割于界碑兩邊。界內(nèi)的界碑見證了中華民族從屈辱走向抗爭、崛起、復興的百余年歷史滄桑。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中英街”回到祖國懷抱。為了紀念這段罕見的歷史, 2001年,相關部門在中英街一號界碑旁修建了一座警世鐘亭,并于次年將3月18日定為“中英街警示日”,舉辦了首屆鳴鐘儀式,此后沿襲至今。除了鳴鐘儀式,還會舉辦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
賀中秋
舉國慶中秋,歡樂滿神州。太平又盛世,真牛!
情侶慶中秋,湖面共泛舟。悄聲密蜜語,何求!
老頭慶中秋,無慮也無憂。泡茶開電視,看球!
注釋:
2014年9月8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jié),每個人都洋溢在節(jié)日的喜慶氛圍中,用各自的方式慶祝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全詩詼諧幽默,自成一體,把一個老人自得其樂的心態(tài)描繪得淋漓盡致。
卜算子·奇樹頌
欏木①抱②紅杉,歷盡滄???。
待到朱毛握手③時,嘯響如擂鼓。
幾度顯枯榮,見證浮沉路。
赤縣④如今百業(yè)興,再仰傳奇樹。
注釋:
①欏木:欏木石楠樹,一種常綠喬木,常栽于庭園及墓地附近。
②抱:長在一起。
③握手:這里是指1928年的井岡山會師。
④赤縣:出自《史記·孟子荀卿列傳》的“中國名曰赤縣神州”。
2015年11月27日,作者第二次登上井岡山,寫下了這篇詩作。二十多年前,作者曾去過一次井岡山。
在井岡山大井毛澤東舊居,有兩棵被當?shù)厝朔Q為“神樹”的常青樹,也叫“姐妹樹”,它們擁抱在一起生長,誰也離不開誰,一棵名叫“南方紅豆杉”,一棵叫“欏木石楠”。它們歷盡滄桑,已經(jīng)幾百歲了。據(jù)當?shù)厝朔Q,這兩棵樹原已枯黃,但井岡山會師后,突然欣欣向榮,大風吹之,有嘯響之音。后來被白軍燒焦,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又長岀新芽。毛澤東重上井岡山時,滿樹銀花,豐采奕奕。毛澤東逝世后又枯死。改革開放后,它們再一次煥發(fā)生機,至今長青不枯。
江城子·南海情
除夕之夜旅天涯①,巨輪急,水飛花。
南海珍珠,自古屬中華。
怎奈海賊②明里搶,暗中奪,我的媽!
初一清早近南沙,暖風習,日出啦。
九段金光③,鎮(zhèn)住惡魚蝦④。
小諾⑤之流不識趣,誰放肆,去他媽!
注釋:
①天涯:這里指南海的南沙群島。
②海賊:這里指與我國在南海領土主權方面存在爭議,并強行占據(jù)我國南海部分島嶼的國家。
③九段金光:南海九段線,在太陽照耀下散發(fā)的光芒,這里喻指我泱泱大國的威儀。
④惡魚蝦:同詩中“海賊”的意思相近,都是指擾亂南海秩序的勢力。
⑤小諾:不遵守承諾,出爾反爾。
這首詩是2016年2月8日(農(nóng)歷丙申年正月初一)作者在南海處女星號郵輪上所作。選擇在新年第一天暢游南海,既是對祖國的新年獻禮,也是一位公民迫切親近祖國邊界線的赤誠之心;就像巡邏邊疆的戰(zhàn)士一樣,既有自豪之情和保家衛(wèi)土的決心,也有對于覬覦中華國土的不良之流的譴責。
七律·贊家鄉(xiāng)木雕
深圳文博①展木雕,錢坑②古鎮(zhèn)大名飄。
明清精刻鳳凰舞,元代神工百獸搖。
廟宇鑲花銀剎美,祠堂嵌玉殿脊高。
金山③精品傳國外,今日榕江④貌更嬌。
注釋:
①文博:文博會。創(chuàng)辦于2004年,每年的5月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是目前唯一一個國家級、國際化、綜合性文化產(chǎn)業(yè)交易博覽會。
②錢坑:地名,作者家鄉(xiāng),今廣東省揭西縣錢坑鎮(zhèn)。
③金山:錢坑鎮(zhèn)最高的一座山。
④榕江:流經(jīng)錢坑鎮(zhèn)的一條河流,代指家鄉(xiāng)。
此詩作于2016年5月17日,第十二屆文博會舉辦期間。作者欣聞家鄉(xiāng)錢坑鎮(zhèn)木雕工藝品首次入展深圳文博會,十分欣喜,遂作此詩,以表祝賀和自豪之情。
子夜歌·金鳳花開見春秋
盛開金鳳紅純喜①,鵬城男女仁神麗②。
放眼望香江③,歷經(jīng)滄與桑。
如今英雄漢,昔日稱阿燦④。
回眸淚紛飛,海灣盼浪⑤歸。
注釋:
①紅純喜:鳳凰木的花朵是紅色的,遠遠望去,紅彤彤一片,給人以特別喜慶的感覺。
②仁神麗:這里指青年男女的神態(tài)、風貌特別精神,充滿朝氣。
③香江:香港的別稱。
④阿燦: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香港人對于來自中國大陸移民的統(tǒng)稱,帶有歧視意味。
⑤浪:這里指流離故土至今未歸的人,也暗指尚未統(tǒng)一的祖國領土。
這首詩作于2016年5月19日。5月的深圳正是鳳凰花開的季節(jié),隨處可見一樹又一樹火紅的花朵,像濃墨重彩的油畫,又像天邊的云霞,掩映在綠樹濃蔭之間,格外耀眼,把這座國際化大都市裝扮得更加美麗。誰又能想到昔日的它是多么貧窮落后,使得人們背井離鄉(xiāng)外出謀生。如今,它正以其舉足輕重的國際地位和強大的感召力,讓越來越多遠渡重洋的人們想要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
七律·紅樹林①贊
紅樹成蔭內(nèi)力深,胎生②種子似鋼針。
脫離母體貼娘長,意外漂泊成茂林。
護岸防風搏巨浪,除污去穢顯胸襟。
凜然正氣昭天地,白鳥③追隨熱血心。
注釋:
①紅樹林:沿海常綠灌木和小喬木群落是陸地向海洋過渡的特殊生態(tài)系統(tǒng),包括草本、藤本紅樹,其特征是根系發(fā)達,能在海水中生長,因樹干是紅色的,所以被稱為“紅樹”。深圳紅樹林自然保護區(qū)位于南山區(qū)深圳灣畔濱河大道旁。
②胎生:紅樹的種子可以在樹上的果實中萌芽,長成小苗,再脫離母樹,墜落于海邊淤泥中發(fā)育成長。
③白鳥:白鷺。
此詩作于2016年6月7日。作者所住之處距紅樹林保護區(qū)不遠,并且經(jīng)常在紅樹林散步、鍛煉身體,因此得以近距離仔細觀察紅樹。它生命力極強,無論種子飄到什么地方,遇土就能扎根,不僅具有防風消浪、促淤保灘、固岸護堤、凈化海水和空氣的功能,而且能通過凋落物的方式,以食物鏈的轉(zhuǎn)換,為海洋動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發(fā)育環(huán)境,還能吸引深水區(qū)的動物前來覓食棲息、繁衍生殖,更是各種海鳥覓食棲息和繁殖的場所。
七律·中國女排
巾幗自古寫春秋,紅玉①桂英②芳自留。
今日女排贏奧賽,五星③高照里約④州。
多謀善戰(zhàn)郎平勇,拼盡洪荒佳麗⑤彪。
赤縣⑥復興妖魅⑦阻,降魔須用鐵榔頭⑧。
注釋:
①紅玉:梁紅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
②桂英:穆桂英,是中國古典文學中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
③五星:中國國旗。
④里約:這里指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
⑤佳麗:中國女排的所有隊員。
⑥赤縣:本書中所有“赤縣”均指代中國。
⑦妖魅:敵對勢力。
⑧鐵榔頭:中國女排教練郎平的外號。
此詩作于2016年8月21日,中國女排勇奪里約奧運冠軍。作者在家中通過電視直播觀看了這一激動人心的場景,強烈的民族榮譽感油然而生,揮毫潑墨,寫下此詩。
七絕·再贊女排
拼搏沙場①競風流,含韻柔情西子②羞。
劍膽琴心揚正氣,清風化夢入神州。
注釋:
①沙場:賽場。
②西子:西施。
此詩作于2016年8月22日。作者余興未了,心緒難平,再作一首,再贊女排,既是作者對中國女排為國爭光的贊嘆之情,也是對女排姑娘們熱愛之情的表達。
緬懷偉人
蓮花①君子品非凡,偉人微笑傲云端。
矮小峰巒②福運廣,堪稱當代一名山。
注釋:
①蓮花:深圳蓮花山。
②矮小峰巒:蓮花山主峰海拔僅106米左右。
此詩作于2016年10月7日。蓮花山公園是深圳市政府在蓮花山及其周邊綠地上建立的一座城市公園,占地面積194公頃,“蓮山春”是深圳著名的八景之一。坐落于主峰的山頂廣場已成為廣大市民和中外游客緬懷一代偉人風采、眺瞰中心區(qū)景色的好去處。
浪淘沙·沙河今昔
綠水曉風吹,波小瀾微。
沙河①凈澈鳳凰回。
窗外清藍星閃耀,總理添輝。
十載溯源追,環(huán)保無為。
污流穢臭百花悲。
慶幸春歸容貌改,滿目芳菲。
注釋:
①沙河:深圳市南山區(qū)的一條河流,發(fā)源于羊臺山,流經(jīng)科技園,縱貫南山區(qū),是南山區(qū)唯一的一條大河,全長13.7公里。
此詩作于2016年10月13日,深圳國際創(chuàng)客周活動舉行期間。這也是深圳首次作為全國“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活動周”的主會場。主會場就設在大沙河最終匯入的深圳灣。新中國成立前,主要是采沙船在大沙河中作業(yè),由此得名“大沙河”。之后,由于污染嚴重,成了污水河,近幾年經(jīng)過截污、補水、綠化等綜合治理,成了深圳的一條生態(tài)綠廊,達到了賽艇下水的水質(zhì)要求,被稱為“深圳版的塞納河”。這次“雙創(chuàng)周”期間,國家領導人和全球科技大佬齊聚在此,令身居此處的作者倍感自豪和榮幸。
七律·賀歲詩
金光閃耀照神州,雞犬桑麻①老漢悠。
報效方知流水逝,曉行更感鬢霜秋。
國昌民富千年夢,泰岳巍然萬世求。
民意思齊②遵古訓,安然一笑駕狂牛。
注釋:
①雞犬桑麻:這是作者早上在梧桐山散步看到的景象,意指田園生活。
②民意思齊:人心思齊之意。
此詩作于2017年1月28日,農(nóng)歷新年的第一天,故為賀歲詩,也是一首藏頭詩。取每句首字,合為“金雞報曉,國泰民安”,緊扣“雞年”和“賀歲”這兩個主題,所反映的精神主旨可與“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相媲美。
七律·端午頌
平和海面起波濤,追憶先賢心浪高。
屈子①為民榮立廟,王孫誤稷恥②刁毛③。
楚辭④百世成詩祖,天問④千年冠圣豪。
今日中華迎盛世,登高望遠詠離騷④。
注釋:
①屈子:屈原的別名。
②恥:被動用法,因誤國誤民而被叱責、羞恥。
③刁毛:罵人用的口頭語,“東西”“玩意兒”的意思。
④楚辭、天問、離騷:《楚辭》《天問》《離騷》,屈原的主要代表作品。
此詩作于2017年5月30日,農(nóng)歷端午節(jié)這天。作者面對平靜的大海,追憶先賢屈原,心潮澎湃。楚國被秦國攻破后,屈原自沉汨羅江,以身殉國,端午節(jié)因此而來,《楚辭》《天問》《離騷》也成了歷代后人傳唱的經(jīng)典。作者在這一天憶古追今,明鑒歷史,勉勵后人“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在詩的最后,作者也不忘告慰屈原:如今的中華民族繁榮昌盛、國泰民安,他的愛國之情也一直被后世之人銘記和傳頌。
醉東風·杭州灣大橋
杭州灣畔,銀漢星光燦。
雅典女神①親點贊,跨海蛟龍世冠。
今天慈母稱奇,海中遠望雙堤。
放眼華東重鎮(zhèn),猶如唇齒相依。
注釋:
①雅典女神:智慧的象征,這里是虛指,意思是如此精妙絕倫的工程設計,就連智慧之神也會忍不住夸贊。
此詩作于2017年7月11日,作者攜母親在杭州灣大橋的海中平臺上,通過瞭望塔飽覽大橋的宏偉景色。杭州灣大橋2008年建成通車,全長36公里,是一座橫跨杭州灣的跨海大橋,也是成千上萬設計師、工程學家、施工人員齊心協(xié)力、精誠合作的壯麗奇觀。它連接了杭州灣南岸的寧波慈溪和北岸的嘉興平湖,加速了長三角地區(qū)經(jīng)濟和社會的一體化,還把中國的橋梁建設從江河時代推進到海洋時代。
七絕·贊深圳人才公園
人才園里聚英才,人面桃花相映開。
人氣齊集迎盛世,人生夢想在將來。
此詩作于2017年11月19日。深圳人才公園地處深圳市南山區(qū)后海片區(qū),毗鄰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與深圳灣濱海休閑帶相連,既是深圳大量高新技術人才與高端金融人才的聚集地,也代表著深圳對于人才的重視以及引進人才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