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巴士上的“道德中堅”

抓在手里的陽光 作者:劉荒田


巴士上的“道德中堅”

星期五,上午11時多,31路電車行駛在舊金山的加利福尼亞大街上。和我并排而坐的白人姑娘下車,一位白人老太太上來,走到我身邊。她把背上的包包卸下,連同頭上的鴨舌帽一起,放在空座位上。她并不落座,站在過道上,教訓距離她兩尺的乘客:“喂,不能站那里,危險!前面有座位呢,去,去!”兩個學生模樣的女孩子倒乖覺,懶得看“執(zhí)法者”是什么人,說聲“好的”,挪到前面去了。

老太太指的“危險地帶”,是位于中段的兩張椅面——直立的雙人椅,它們分置于過道兩旁,原先的功用有兩個:一是供普通乘客坐;二是如果有乘客坐輪椅上來,便由司機作調(diào)校,讓它們的椅面直立,騰出地方,放置輪椅及輪椅上的乘客。這兩張附帶特別裝置的雙人椅,旁邊都貼上告示:一旦有殘障人士需要座位,必須空出。前兩年開始,所有巴士(不論是無廢氣的電車還是油電兩用車)上的類似椅子,椅面一律直立,并在椅上貼了新告示:“并非座位,請勿放下椅面,以免發(fā)生危險?!蔽颐看慰吹?,就起疑問:為什么不拆掉,一勞永逸地杜絕危險?反正是輪椅的專用空間,不能坐的椅子徒然占地方。我甚至就此和在市交通系統(tǒng)擔任公關專員的朋友討論過,連他也不明底細為此納悶兒。合理的解釋該是這樣:在司機調(diào)校椅面的過程前后,發(fā)生過事故,有人受傷,為此控告巴士公司。為了預防此類事情再發(fā)生,巴士公司干脆一刀切,一律讓椅面直立。至于為什么不拆掉整張椅子,公關專員將其歸咎于巴士公司的不作為。

我的芳鄰在斥退6名試圖在危險地帶勾留的乘客之后,終于安心落座。我看清楚了尊容,70歲上下,個頭偏矮,瘦削,精干無比。馬臉雖勻上脂粉,但皺紋并不買賬,該橫的還是橫,頰間的縱紋亦然。于是乎多了“倚老賣老”一成語中的“老氣”。她把帽子戴上,帽檐上有英文字母SFPD,這是“舊金山警局”的縮寫,教人肅然。來不及向她點頭和微笑,她又一跳而起,指著站在危險地帶的人吆喝:“會出事的,知道嗎?”兩個高大男子上來以后,忙于聊天,她逼近:“聽到?jīng)]有?站一邊去!”男子很有風度,并不生氣,中斷交談,賠上笑臉,問:“為什么不能站這兒呢?” “哎喲,這也不懂!椅面掉下來會砸傷人?!?“好的,我們到后面去?!迸扛呗暤倪汉日l都聽得到,低聲的嘟囔卻只有我聽得清楚,每次驅趕后,她都會加一句“真沒風度!”或者“怪不得市交通部門白白賠那么多錢!” “天啊,這么笨!”

并非每個挨她教訓的人都服帖,一位中國人模樣的女孩予以反擊:“偏站這里!管得著嗎?誰說有危險?又沒有輪椅上來!” “就你橫,看我……”老太太作勢沖過去。女孩卻白了她一眼,下車去。我的搞笑沖動終于難以壓抑,正經(jīng)對在身邊坐下來的老太太說:“冷靜點,沒事的。” “誰說沒事!” “可別說,我坐了這么久巴士,您是第一位敢管的?!贝蟾派χ辛税W處,她得意地揚起臉,把胸前的出入證擺正,說:“我呀,看不得不守規(guī)矩的?!?“您是警察局的吧?”我指了指她的帽檐?!安凰阏?,但從前是。我還有這個?!彼噶酥笒煸谛厍皫д掌某鋈胱C,我猜是警察局的特別通行證。我本要問她是不是義工。轉而想,這不暗示她“已退休”嗎?生龍活虎如她,最為忌諱的就是被人看出“老”來。

“不像話。”她還在攻擊剛才和她過招的女子?!澳闶蔷欤袡嗔﹂_罰單嘛!” “我才不開,這樣的年輕人,哼!” “我看年青一代比我們強,英文呱呱叫,受大學教育。” “老一代有風度,哪像他們!”

巴士從納山頂部開下來,坡陡,站立的乘客有的失去了平衡,東倒西歪。芳鄰更加振振有詞:“看到不?危險就在這里。有一次,我看一個年輕的媽媽,拉兩個小孩上來,孩子忙著吃冰淇淋,都不握橫杠,摔得不輕?!?/p>

我臨下車,問她最后一個問題:您是不是每天來來回回地乘車,以糾正乘客的“風度”為職業(yè)?她說:不,我哪有空,忙死了。

(2014年9月刊于美國《僑報周末》紐約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