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記憶】

雨巷:戴望舒詩選 作者:朱自清 著


【我的記憶】

我的記憶

我的記憶是忠實于我的

忠實甚于我最好的友人。

它存在在燃著的煙卷上,

它存在在繪著百合花的筆桿上,

它存在在破舊的粉盒上,

它存在在頹垣的木莓上,

它存在在喝了一半的酒瓶上,

在撕碎的往日的詩稿上,在壓干的花片上,

在凄暗的燈上,

在平靜的水上,

在一切有靈魂沒有靈魂的東西上,

它在到處生存著,像我在這世界一樣。

它是膽小的,它怕著人們的喧囂,

但在寂廖時,它便對我來作密切的拜訪。

它的聲音是低微的,

但是它的話是很長,很長,

很多,很瑣碎,而且永遠不肯休;

它的話是古舊的,老是講著同樣的故事,

它的音調(diào)是和諧的,老是唱著同樣的曲子,

有時它還模仿著愛嬌的少女的聲音,

它的聲音是沒有氣力的,

而且還夾著眼淚,夾著太息。

它的拜訪是沒有一定的,

在任何時間,在任何地點,

甚至當(dāng)我已上床,朦朧地想睡了;

人們會說它沒有禮貌,

但是我們是老朋友。

它是瑣瑣地永遠不肯休止的,

除非我凄凄地哭了,或者沉沉地睡了,

但是我是永遠不討厭它,

因為它是忠實于我的。

如果拋開各種鋪墊和烘托,這首詩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只有這么幾句:我的記憶是忠實于我的,忠實甚于我最好的友人。受西方象征主義影響頗深的戴望舒在《我的記憶》中用充滿了感傷的情調(diào)一一羅列自己的記憶。他所羅列的事物之間沒有明確的聯(lián)系,“煙卷”、“筆桿”、“百合花”、“粉盒”、“木莓”、“酒瓶”等,這些形象一方面是記憶的附著物,同時也是記憶的一部分,它們尋常而零散的特質(zhì)也是記憶的特質(zhì)。詩人用含蓄的手法在暗示中傳達著自我的情感,隱晦中有著深長的意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