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做妖也浪漫

夢斷靈山:妙語讀西游 作者:苗懷明 著


做妖也浪漫

唐僧師徒西天取經(jīng),一路上遇到不少妖魔,其中大多面目猙獰,專橫跋扈,給地方百姓帶來嚴重危害不說,更是直接威脅到唐僧的生命安全。以文化水平而論,這些妖魔大多屬于瞪眼瞎,斗大的字認不了幾個,談詩論學(xué)更是與他們沾不上邊。

不過情況總有例外。西天路上,不時能見到一些對唐僧肉身和元陽沒有多大興趣的妖怪,有的甚至還玩情調(diào),頗為浪漫,堪稱妖怪詩人。由于事情比較少見,這里以木仙庵談詩為例,說道說道。

“木仙庵三藏談詩”這一回在《西游記》一書中顯得頗為特別。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其獨特的風(fēng)格,與以往那些你死我活、緊張激烈的打斗相比,舒緩輕松,讀起來新鮮別致,總的來說是場文戲。那些妖怪雖把唐僧?dāng)z走,但并非吃肉或配元陽之類,說起來動機還相當(dāng)浪漫,用那位荊棘嶺十八公的話說就是,“因風(fēng)清月霽之宵,特請你來會友談詩,消遣情懷故耳”。

如此浪漫的事情在西天取經(jīng)路上真是十分少見,不過,它倒是很對唐僧的口味。從作品的實際描寫來看,唐僧雖然是位僧人,但更像是一位多愁善感的文弱書生,不僅文化修養(yǎng)不錯,而且情感豐富,對外界事物相當(dāng)敏感,說起來頗有些詩人氣質(zhì)。西天取經(jīng)路上,每有感慨,也喜歡吟上兩句。只是行旅匆匆,每天急于趕路,缺少作詩的氣氛,同時也沒有可以相互切磋的同道。

孫悟空當(dāng)初在菩提祖師那里學(xué)藝時,曾和師兄弟講經(jīng)論道、習(xí)字焚香十來年,在文學(xué)創(chuàng)作方面估計多少也懂一些,加上天生機靈,聰慧過人,估計和唐僧在一起談?wù)勗娫~,也是能忽悠上一陣子的,這可以從他對《心經(jīng)》的解讀和感悟上看得出來。不過,讓唐僧感到遺憾的是,這位大徒弟喜武不喜文,他對降妖除怪之類的戰(zhàn)斗似乎更感興趣。至于其他兩位徒弟豬八戒和沙僧,則是典型的大老粗,一個整天滿腦子都是食物和女人,一個則除了師父的飲食起居與生命安全之外,什么都裝不進腦子里去,想在他們身上找點小資情調(diào),抒抒情,發(fā)發(fā)感慨,那真是應(yīng)了一句老話——對牛彈琴。對唐僧來說,西天取經(jīng)路上生活的枯燥乏味可想而知。

現(xiàn)在仿佛做夢一般,忽然在這樣美好的風(fēng)清月霽之夜,來了一群談吐風(fēng)雅的詩友。這對唐僧來說,真是一個意外的驚喜。一開始,他還有點緊張,畢竟一路打拼過來,習(xí)慣了緊張激烈的戰(zhàn)斗生活,對這種場面一時還不能適應(yīng)。后來看到那幾位詩友氣質(zhì)高雅、談吐不凡,真的是在吟詩談藝,于是,逐漸放松警惕,不禁技癢,也就“慨然不懼”,放開胸懷,和這些妖正兒八經(jīng)地聊起來,就像那位凌空子所說的,“吟哦逍遙,放蕩襟懷”。

大體說來,唐僧對這些臨時詩友的印象還是不錯的,覺得他們“言談清雅,極善吟詩”。這場文學(xué)沙龍的氣氛還是蠻融洽的,大家相互唱和、稱揚,仿佛在一個官宦人家的府第里,很難想象他們是身處千里荊棘的原野中。這群妖怪也真是夠浪漫的。西天取經(jīng)路上,無奇不有,竟然還有愛文學(xué)的妖怪,真是令人耳目一新,眼界大開。

話再說回來,妖怪畢竟是妖怪,道行不深,修養(yǎng)不夠。剛浪漫、高雅了沒多長時間,就逐漸露出其庸俗、功利的面目來。本來大家在一起談?wù)勎膶W(xué),講講修行,聊得還是蠻開心的,但自那位美麗妖艷的杏仙來到之后,氣氛一下子就變了,一個好端端的詩歌沙龍頓時變成了一場求親會。

不管是臨時起意,還是事先設(shè)好的圈套,本來大家談詩論藝,說得正熱鬧,現(xiàn)在卻突然轉(zhuǎn)變話題,一個勁地勸唐僧結(jié)親,甚至要使用脅迫手段,這顯然是不正常的。難怪唐僧感到大煞風(fēng)景,有種上當(dāng)受騙的感覺,指責(zé)他們是“以美人局來騙害貧僧”。好在這些妖怪道行不深,法術(shù)有限,唐僧不同意,他們也沒有什么辦法。再說幾個徒弟這時候正滿世界尋找?guī)煾改亍?/p>

這些妖怪在跟著起哄的同時,忘了分寸,也把自己送上了絕路。唐僧輕易不讓孫悟空打死人類,哪怕是作惡多端的強盜,為此曾和孫悟空發(fā)生過激烈沖突。但對妖怪,可就沒有這么多忌諱了。盡管他嘴上勸豬八戒:“不可傷了他!他雖成了氣候,卻不曾傷我。我等找路去吧?!钡@不過是說說而已。當(dāng)孫悟空、豬八戒把這些妖怪一窩端時,他并沒有堅持自己的意見,可見唐僧是認可,最起碼是默許這一行為的。

一場水平挺高的詩歌沙龍最后以如此血腥的方式結(jié)束,著實讓人感到掃興,甚至有些惋惜。玩到這個份上,這些樹妖也怨不得他人,是他們突然改變話題,一起起哄,讓唐僧感到惱火,不惜翻臉的。否則,如果真如他們所說的,“待天曉自當(dāng)遠送過嶺”,大家善始善終,真誠相待,也就不會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最起碼孫悟空、豬八戒動手時,唐僧勸阻的力度要大一些。

此外,這些樹妖邀請?zhí)粕姆绞揭泊拄斄诵?。他們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跟唐僧師徒交往。先奉承他們幾句,再說明意圖,想必他們也是不會拒絕的。即使拒絕,也不至于兵戎相見,弄得小命不保。本來相當(dāng)高雅、浪漫的詩會,卻用強制的辦法進行,這確實有些不合適,可見這些妖怪不過是附庸風(fēng)雅,真沒有真正修成詩人的氣質(zhì)??傊?,他們的斃命也是咎由自取,怨別人不得。

這段故事篇幅不長,夾在祭賽國和小雷音兩場大戰(zhàn)之間,屬西天取經(jīng)路上的小插曲,與全書其他部分降妖除怪的緊張氣氛相比,顯得舒緩輕松,頗有新人耳目的藝術(shù)效果。

故事本身的內(nèi)容倒不算什么,它是《東陽夜怪錄》《元無有》等作品脫化而來的。這些故事有一個大體相近的模式,即一位書生在行旅途中,參加了一場陌生人舉辦的詩會,大家在一起談詩論藝。后來,書生發(fā)現(xiàn)那些詩友原來是其他動物、器物所變,他們所作的詩多隱含著自己的真實身份。這類小說多屬游戲之作,風(fēng)格輕松詼諧。

《西游記》一書的作者受這類作品的啟發(fā),為唐僧設(shè)計了一個類似的故事,放在降妖除怪的故事中,顯得頗為別致。

西天取經(jīng)路上的妖怪也這么浪漫,斯斯文文的,想想都覺得好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