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劉皇叔北海救孔融 呂溫侯濮陽破曹操
中國人是個好管理的民族,因為地處溫帶,性格通常溫和。而且日照充分,水系發(fā)達,土地肥沃,人民基本好生養(yǎng),易滿足,因此,好斗的刁民在總?cè)丝谥兴急壤^小。但是,一個統(tǒng)一政權(quán)的瓦解以后,必然是一個分封割據(jù)的,同時也是互相爭雄的局面,于是各色人等,各各不同的惡便趁機釋放出來。
中國人不愛打仗,但打起仗來的中國人,無論對內(nèi),無論對外,都是絕對不要命的。
政治野心的膨脹,與軍事力量的增強,必然要推行擴張主義政策,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曹操如此,劉備也如此,沒地盤的要找地盤,有地盤的要擴張地盤,這就是軍閥混戰(zhàn)的起因。曹操在發(fā)起會盟討卓以后,有了政治資本,為他的迅速崛起提供了機遇。亂世出英雄,此之謂也。
他利用投降的黃巾余部大大地擴充了兵力,又將不適于作戰(zhàn)的降卒去戍邊屯田,保證糧餉供給。推動社會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本是一種進步,爭取使其成為一個鞏固的后方,才能揮師出征。所以他先下手攻打陶謙,拿下徐州,因為此地乃兗、豫之屏障,后方則更保無虞。接著將最妨害他大局的呂布消滅,這樣他才放心大膽地回眸洛陽。他早就關(guān)注著漢獻帝,但滑賊一般的阿瞞,當(dāng)初由于實力不濟,供養(yǎng)不起,只能假裝看不見?,F(xiàn)在,洛陽進去了,又遷到許都,別人當(dāng)叫花子看待的劉協(xié),到了曹操手里盤活了,也成了獨他才有別人皆無的一份本錢。
于是,袁紹進入了他的視線之中。
卻說獻計之人,乃東海朐縣人,姓糜,名竺,字子仲。此人家世富豪,嘗往洛陽買賣,乘車而回,路遇一美婦人,來求同載,竺乃下車步行,讓車與婦人坐。婦人請竺同載。竺上車端坐,目不邪視。[點評1]行及數(shù)里,婦人辭去;臨別對竺曰:“我乃南方火德星君也,奉上帝敕,往燒汝家。感君相待以禮,故明告君。君可速歸,搬出財物。吾當(dāng)夜來?!毖杂櫜灰姟s么篌@,飛奔到家,將家中所有疾忙搬出。是晚果然廚中火起,盡燒其屋。竺因此廣舍家財,濟貧拔苦。后陶謙聘為別駕從事。當(dāng)日獻計曰:“某愿親往北??ぃ罂兹谄鸨仍?;更得一人,往青州田楷處求救。若二處軍馬齊來,操必退兵矣?!敝t從之,遂寫書二封,問帳下誰人敢去青州求救。一人應(yīng)聲愿往。眾視之,乃廣陵人,姓陳,名登,字元龍。陶謙先打發(fā)陳元龍往青州去訖,然后命糜竺赍書赴北海,自己率眾守城,以備攻擊。
卻說北海孔融,字文舉,魯國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孫,泰山都尉孔宙之子。[點評2]自小聰明,年十歲時,往謁河南尹李膺,閽人難之,融曰:“我系李相通家?!奔叭胍?,膺問曰:“汝祖與吾祖何親?”融曰:“昔孔子曾問禮于老子,融與君豈非累世通家?”膺大奇之。少頃,太中大夫陳煒至。膺指融曰:“此奇童也。”煒曰:“小時聰明,大時未必聰明?!比诩磻?yīng)聲曰:“如君所言,幼時必聰明者?!睙樀冉孕υ唬骸按俗娱L成,必當(dāng)代之偉器也?!弊源说妹?。后為中郎將,累遷北海太守。極好賓客,常曰:“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吾之愿也。”在北海六年,甚得民心。當(dāng)日正與客坐,人報徐州糜竺至。融請入見,問其來意,竺出陶謙書,言:“曹操攻圍甚急,望明公垂救?!比谠唬骸拔崤c陶恭祖交厚,子仲又親到此,如何不去?只是曹孟德與我無仇,當(dāng)先遣人送書解和。[點評3]如其不從,然后起兵?!斌迷唬骸安懿僖姓瘫瑳Q不肯和?!比诮桃幻纥c兵,一面差人送書。
正商議間,忽報黃巾賊黨管亥,部領(lǐng)群寇數(shù)萬,殺奔前來??兹诖篌@,急點本部人馬,出城與賊迎戰(zhàn)。管亥出馬曰:“吾知北海糧廣,可借一萬石,即便退兵;不然,打破城池,老幼不留!”孔融叱曰:“吾乃大漢之臣,守大漢之地,豈有糧米與賊耶!”管亥大怒,拍馬舞刀,直取孔融。融將宗寶挺槍出馬,戰(zhàn)不數(shù)合,被管亥一刀砍宗寶于馬下。孔融兵大亂,奔入城中。管亥分兵四面圍城,孔融心中郁悶,糜竺懷愁,更不可言。
次日,孔融登城遙望,賊勢浩大,倍添憂惱。忽見城外一人挺槍躍馬殺入賊陣,左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境,直到城下,大叫“開門”??兹诓蛔R其人,不敢開門。賊眾趕到壕邊,那人回身連搠十?dāng)?shù)人下馬,賊眾倒退。融急命開門引入。其人下馬棄槍,徑到城上,拜見孔融。融問其姓名,對曰:“某東萊黃縣人也,復(fù)姓太史,名慈,字子義。老母重蒙恩顧。某昨自遼東回家省親,知賊寇城。老母說:‘屢受府君深恩,汝當(dāng)往救?!彻蕟务R而來?!笨兹诖笙病T瓉砜兹谂c太史慈雖未識面,卻曉得他是個英雄。因他遠出,有老母住在離城二十里之外,[點評4]融常使人遺以粟帛;母感融德,故特使慈來救。當(dāng)下孔融重待太史慈,贈與衣甲鞍馬。慈曰:“某愿借精兵一千,出城殺賊?!比谠唬骸熬m英勇,然賊勢甚盛,不可輕出。”慈曰:“老母感君厚德,特遣慈來;如不能解圍,慈亦無顏見母矣。愿決一死戰(zhàn)!”融曰:“吾聞劉玄德乃當(dāng)世英雄,若請得他來相救,此圍自解。只無人可使耳?!贝仍唬骸案迺?,某當(dāng)急往。”融喜,修書付慈。慈擐甲上馬,腰帶弓矢,手持鐵槍,飽食嚴裝,城門開處,一騎飛出。近壕,賊將率眾來戰(zhàn)。慈連搠死數(shù)人,透圍而出。管亥知有人出城,料必是請救兵的,便自引數(shù)百騎趕來,八面圍定。慈倚住槍,拈弓搭箭,八面射之,無不應(yīng)弦落馬。賊眾不敢來追。
太史慈得脫,星夜投平原來見劉玄德。施禮罷,具言孔北海被圍求救之事,呈上書札。玄德看畢,問慈曰:“足下何人?”慈曰:“某太史慈,東海之鄙人也。與孔融親非骨肉,比非鄉(xiāng)黨,特以氣誼相投,有分憂共患之意。今管亥暴亂,北海被圍,孤窮無告,危在旦夕。聞君仁義素著,能救人危急,故特令某冒鋒突圍,前來求救。”玄德斂容答曰:“孔北海知世間有劉備耶?”乃同云長、翼德點精兵三千,往北海郡進發(fā)。管亥望見救軍來到,親自引兵迎敵;因見玄德兵少,不以為意。玄德與關(guān)、張、太史慈立馬陣前,管亥忿怒直出。太史慈卻待向前,[點評5]云長早出,直取管亥。兩馬相交,眾軍大喊。量管亥怎敵得云長,數(shù)十合之間,青龍刀起,劈管亥于馬下。太史慈、張飛兩騎齊出,雙槍并舉,殺入賊陣。玄德驅(qū)兵掩殺。城上孔融望見太史慈與關(guān)、張趕殺賊眾,如虎入羊群,縱橫莫當(dāng),便驅(qū)兵出城。兩下夾攻,大敗群賊,降者無數(shù),馀黨潰散。
孔融迎接玄德入城,敘禮畢,大設(shè)筵宴慶賀。又引糜竺來見玄德,具言張闿殺曹嵩之事:“今曹操縱兵大掠,圍住徐州,特來求救?!毙略唬骸疤展ё婺巳嗜司?,不意受此無辜之冤。”孔融曰:“公乃漢室宗親。今曹操殘害百姓,倚強欺弱,何不與融同往救之?”玄德曰:“備非敢推辭,奈兵微將寡,恐難輕動?!笨兹谠唬骸叭谥忍展ё?,雖因舊誼,亦為大義。公豈獨無仗義之心耶?”玄德曰:“既如此,請文舉先行,容備去公孫瓚處,借三五千人馬,隨后便來?!比谠唬骸肮形鹗拧!毙略唬骸肮詡錇楹稳缛艘玻渴ト嗽疲骸怨沤杂兴溃藷o信不立?!瘎浣璧密娀蚪璨坏密姡厝挥H至。”[點評6]孔融應(yīng)允,教糜竺先回徐州去報,融便收拾起程。太史慈拜謝曰:“慈奉母命前來相助,今幸無虞。有揚州刺史劉繇,與慈同郡,有書來喚,不敢不去。容圖再見?!比谝越鸩喑?,慈不肯受而歸。其母見之,喜曰:“我喜汝有以報北海也!”遂遣慈往揚州去了。
不說孔融起兵。且說玄德離北海來見公孫瓚,具說欲救徐州之事。[點評7]瓚曰:“曹操與君無仇,何苦替人出力?”玄德曰:“備已許人,不敢失信?!杯懺唬骸拔医枧c君馬步軍二千?!毙略唬骸案柃w子龍一行。”瓚許之。玄德遂與關(guān)、張引本部三千人為前部,子龍引二千人隨后,往徐州來。
卻說糜竺回報陶謙,言北海又請得劉玄德來助;陳元龍也回報青州田楷欣然領(lǐng)兵來救。陶謙心安。原來孔融、田楷兩路軍馬,懼怕曹兵勢猛,遠遠依山下寨,未敢輕進。曹操見兩路軍到,亦分了軍勢,不敢向前攻城。
卻說劉玄德軍到,見孔融。融曰:“曹兵勢大,操又善于用兵,未可輕戰(zhàn)。且觀其動靜,然后進兵?!毙略唬骸暗殖侵袩o糧,難以久持。備令云長、子龍領(lǐng)軍四千,在公部下相助;備與張飛殺奔曹營,徑投徐州,去見陶使君商議?!?span >[點評8]融大喜,會合田楷,為掎角之勢;云長、子龍領(lǐng)兵兩邊接應(yīng)。
是日,玄德、張飛引一千人馬,殺入曹兵寨邊。正行之間,寨內(nèi)一聲鼓響,馬軍步軍,如潮似浪,擁將出來。當(dāng)頭一員大將,乃是于禁,勒馬大叫:“何處狂徒!往那里去!”張飛見了,更不打話,直取于禁。兩馬相交,戰(zhàn)到數(shù)合,玄德掣雙股劍麾兵大進,于禁敗走。張飛當(dāng)前追殺,直到徐州城下。城上望見紅旗白字,大書“平原劉玄德”,陶謙急令開門。玄德入城,陶謙接著,共到府衙。禮畢,設(shè)宴相待,一壁勞軍。陶謙見玄德儀表軒昂,語言豁達,心中大喜,便命糜竺取徐州牌印,讓與玄德。[點評9]玄德愕然曰:“公何意也?”謙曰:“今天下擾亂,王綱不振;公乃漢室宗親,正宜力扶社稷。老夫年邁無能,情愿將徐州相讓。公勿推辭。謙當(dāng)自寫表文,申奏朝廷?!毙码x席再拜曰:“劉備雖漢朝苗裔,功微德薄,為平原相猶恐不稱職。今為大義,故來相助。公出此言,莫非疑劉備有吞并之心耶?若舉此念,皇天不佑!”謙曰:“此老夫之實情也?!痹偃嘧專履抢锟鲜?。糜竺進曰:“今兵臨城下,且當(dāng)商議退敵之策。待事平之日,再當(dāng)相讓可也?!毙略唬骸皞洚?dāng)遺書于曹操,勸令解和。操若不從,廝殺未遲?!庇谑莻飨?,且按兵不動;遣人赍書以達曹操。
卻說曹操正在軍中,與諸將議事,人報徐州有戰(zhàn)書到。操拆而觀之,乃劉備書也。書略曰:
備自關(guān)外得拜君顏,嗣后天各一方,不及趨侍。[點評10]向者,尊父曹侯,實因張闿不仁,以致被害,非陶恭祖之罪也。目今黃巾遺孽,擾亂于外;董卓馀黨,盤踞于內(nèi)。愿明公先朝廷之急而后私仇,撤徐州之兵以救國難,則徐州幸甚,天下幸甚!
曹操看書,大罵:“劉備何人,敢以書來勸我![點評11]且中間有譏諷之意!”命斬來使,一面竭力攻城。郭嘉諫曰:“劉備遠來救援,先禮后兵,主公當(dāng)用好言答之,以慢備心;然后進兵攻城,城可破也?!辈購钠溲?,款留來使,候發(fā)回書。正商議間,忽流星馬飛報禍事。操問其故,報說呂布已襲破兗州,進據(jù)濮陽。原來呂布自遭李、郭之亂,逃出武關(guān),去投袁術(shù);術(shù)怪呂布反覆不定,拒而不納。[點評12]投袁紹,紹納之,與布共破張燕于常山。布自以為得志,傲慢袁紹手下將士。紹欲殺之,布乃去投張楊,楊納之。時龐舒在長安城中,私藏呂布妻小,送還呂布。[點評13]李傕、郭汜知之,遂斬龐舒;寫書與張楊,教殺呂布。布因棄張楊,去投張邈。恰好張邈弟張超,引陳宮來見張邈。宮說邈曰:“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君以千里之眾,而反受制于人,不亦鄙乎!今曹操征東,兗州空虛;而呂布乃當(dāng)世勇士,若與之共取兗州,霸業(yè)可圖也?!睆堝愦笙?,便令呂布襲破兗州,隨據(jù)濮陽。止有鄄城、東阿、范縣三處,被荀彧、程昱設(shè)計死守得全,其余俱破。曹仁屢戰(zhàn)皆不能勝,特此告急。操聞報大驚曰:“兗州有失,使吾無家可歸矣,不可不亟圖之!”郭嘉曰:“主公正好賣個人情與劉備,退軍去復(fù)兗州。”操然之,即時答書與劉備,拔寨退兵。
且說來使回徐州,入城見陶謙,呈上書札,言曹兵已退。謙大喜,差人請孔融、田楷、云長、子龍等赴城大會。飲宴既畢,謙延玄德于上座,拱手對眾曰:“老夫年邁,二子不才,不堪國家重任。劉公乃帝室之胄,德廣才高,可領(lǐng)徐州。老夫情愿乞閑養(yǎng)病。”玄德曰:“孔文舉令備來救徐州,為義也。今無端據(jù)而有之,天下將以備為無義人矣?!泵芋迷唬骸敖駶h室陵遲,海宇顛覆,樹功立業(yè),正在此時。[點評14]徐州殷富,戶口百萬,劉使君領(lǐng)此,不可辭也?!毙略唬骸按耸聸Q不敢應(yīng)命。”陳登曰:“陶府君多病,不能視事,明公勿辭?!毙略唬骸霸匪氖廊?,海內(nèi)所歸,近在壽春,何不以州讓之?”孔融曰:“袁公路冢中枯骨,何足掛齒![點評15]今日之事,天與不取,悔不可追。”玄德堅執(zhí)不肯。陶謙泣下曰:“君若舍我而去,我死不瞑目矣!”云長曰:“既承陶公相讓,兄且權(quán)領(lǐng)州事。”張飛曰:“又不是我強要他的州郡,他好意相讓,何必苦苦推辭!”玄德曰:“汝等欲陷我于不義耶?”陶謙推讓再三,玄德只是不受。陶謙曰:“如玄德必不肯從,此間近邑,名曰小沛,足可屯軍,請玄德暫駐軍此邑,以保徐州。何如?”眾皆勸玄德留小沛,玄德從之。陶謙勞軍已畢,趙云辭去,玄德執(zhí)手揮淚而別。[點評16]孔融、田楷亦各相別,引軍自回。玄德與關(guān)、張引本部軍來至小沛,修葺城垣,撫諭居民。
卻說曹操回軍,曹仁接著,言呂布勢大,更有陳宮為輔,兗州、濮陽已失,其鄄城、東阿、范縣三處,賴荀彧、程昱二人設(shè)計相連,死守城郭。[點評17]操曰:“吾料呂布有勇無謀,不足慮也?!苯糖野矤I下寨,再作商議。
呂布知曹操回兵,已過滕縣,召副將薛蘭、李封曰:“吾欲用汝二人久矣。汝可引軍一萬,堅守兗州。吾親自率兵,前去破曹?!倍藨?yīng)諾。陳宮急入見曰:“將軍棄兗州,欲何往乎?”布曰:“吾欲屯兵濮陽,以成鼎足之勢?!睂m曰:“差矣。薛蘭必守兗州不住。此去正南一百八十里,泰山路險,可伏精兵萬人在彼。曹兵聞失兗州,必然倍道而進,待其過半,一擊可擒也?!辈荚唬骸拔嵬湾ш?,別有良謀,汝豈知之!”[點評18]遂不用陳宮之言,而用薛蘭守兗州而行。曹操兵行至泰山險路,郭嘉曰:“且不可進,恐此處有伏兵。”曹操笑曰:“呂布無謀之輩,故教薛蘭守兗州,自往濮陽,安得此處有埋伏耶?”教曹仁領(lǐng)一軍圍兗州:“吾進兵濮陽,速攻呂布?!标悓m聞曹兵至近,乃獻計曰:“今曹兵遠來疲困,利在速戰(zhàn),不可養(yǎng)成氣力?!辈荚唬骸拔崞ヱR縱橫天下,何愁曹操!待其下寨,吾自擒之?!?/p>
卻說曹操兵近濮陽,下住寨腳。次日,引眾將出,陳兵于野。操立馬于門旗下,遙望呂布兵到。陣圓處,呂布當(dāng)先出馬,兩邊擺開八員健將:第一個雁門馬邑人,姓張,名遼,字文遠;第二個泰山華陰人,姓臧,名霸,字宣高。兩將又各引三員健將[點評19]:郝萌、曹性、成廉、魏續(xù)、宋憲、侯成。布軍五萬,鼓聲大震。操指呂布而言曰:“吾與汝自來無仇,何得奪吾州郡?”布曰:“漢家城池,諸人有分,偏爾合得?”便叫臧霸出馬搦戰(zhàn)。曹軍內(nèi)樂進出迎。兩馬相交,雙槍齊舉,戰(zhàn)到三十馀合,勝負不分。夏侯惇拍馬便出助戰(zhàn),呂布陣上張遼截住廝殺。惱得呂布性起,挺戟驟馬,沖出陣來。夏侯惇、樂進皆走,呂布掩殺,曹軍大敗,退三四十里。布自收軍。
曹操輸了一陣,回寨與諸將商議。于禁曰:“某今日上山觀望,濮陽之西,呂布有一寨,約無多軍。今夜彼將謂我軍敗走,必不準備,可引兵擊之;若得寨,布軍必懼。此為上策?!辈購钠溲?,帶曹洪、李典、毛玠、呂虔、于禁、典韋六將,選馬步二萬人,連夜從小路進發(fā)。
卻說呂布于寨中勞軍,陳宮曰:“西寨是個要緊去處,倘或曹操襲之,奈何?”布曰:“他今日輸了一陣,如何敢來!”宮曰:“曹操是極能用兵之人,須防他攻我不備。”布乃撥高順并魏續(xù)、侯成,引兵往守西寨。
卻說曹操于黃昏時分,引軍至西寨,四面突入。寨兵不能抵擋,四散奔走。曹操奪了寨。將及四更,高順方引軍到,殺將入來。曹操自引軍馬來迎,正逢高順,三軍混戰(zhàn)。將及天明,正西鼓聲大震,人報呂布自引救軍來了。操棄寨而走。[點評20]背后高順、魏續(xù)、侯成趕來,當(dāng)頭呂布親自引軍來到。于禁、樂進雙戰(zhàn)呂布不住。操望北而行。山后一彪軍出:左有張遼,右有臧霸。操使呂虔、曹洪戰(zhàn)之,不利。操望西而走。忽又喊聲大震,一彪軍至:郝萌、曹性、成廉、宋憲四將攔住去路。眾將死戰(zhàn),操當(dāng)先沖陣。梆子響處,箭如驟雨射將來。操不能前進,無計可脫,大叫:“誰人救我?”馬軍隊里,一將踴出,乃典韋也,手挺雙鐵戟,大叫:“主公勿憂!”飛身下馬,插住雙戟,取短戟十?dāng)?shù)枝,挾在手中,顧從人曰:“賊來十步乃呼我!”遂放開腳步,冒箭前行。布軍數(shù)十騎追至。從人大叫曰:“十步矣!”韋曰:“五步乃呼我!”從人又曰:“五步矣!”韋乃飛戟刺之,一戟一人墜馬,并無虛發(fā),立殺十?dāng)?shù)人。眾皆奔走。韋復(fù)飛身上馬,挺一雙大鐵戟,沖殺入去。郝、曹、成、宋四將不能抵擋,各自逃去。典韋殺散敵軍,救出曹操。[點評21]眾將隨后也到,尋路歸寨。看看天色傍晚,背后喊聲起處,呂布驟馬提戟趕來,大叫:“操賊休走!”此時人困馬乏,大家面面相覷,各欲逃生。正是:
雖能暫把重圍脫,只怕難當(dāng)勁敵追。
不知曹操性命如何,且聽下文分解。
在中國,一提奸雄,必定馬上想到曹操。如果看過京劇,立刻就會在腦海里浮現(xiàn)出那張大白臉。其實,奸,只是曹操的一個側(cè)面;雄,卻是他在歷史上的全部。李卓吾在《藏書》中對其評價極高:“操芟夷群丑,其行軍用師,大較依孫武子兵法,而用事設(shè)奇,譎敵制勝,變化若神。自作兵書十馀萬言,諸將征伐,皆以《新書》從事。與虜對陣,意思安閑,如不欲戰(zhàn)。然而決機而乘,氣勢盈溢,故每戰(zhàn)必克。御軍三十馀年手不舍書?!?/p>
王夫之在《讀通鑒論》里說:“曹操父見殺而興兵報之,是也;坑殺男女?dāng)?shù)十萬人于泗水,遍屠城邑,則慘毒不仁,惡滔天矣。雖然,陶謙實有以致之也?!闭f實在的,就光明磊落這點,他不是魯迅諷刺的“又想做婊子,又要立牌坊”的人。也不像世上那些名流,臺上握手,臺下踢腳,當(dāng)面稱兄道弟,背后落井下石。摟得你挺緊,可插進你軟肋里的一刀,也挺深。他當(dāng)年,行刺董卓不成,亡命流竄,行到中牟地方,被陳宮捉了,因曹是個反董義士,不但釋放了他,陳還掛金封印,隨同他一塊干革命去。途中借宿舊交呂伯奢莊上,因猜疑,便做出“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殺人滅口之事,從此留下惡名?,F(xiàn)如今,陶謙劫殺其父老全家,他還有什么猶豫,不去興師問罪,大動干戈呢?“惡滔天矣”又如何,他就是要在徐州這一帶大開殺戒,他要讓他訓(xùn)練的青州兵見見陣仗。
王夫之對陶謙評價極低,說他很差勁,頗不是東西。“蓋謙之為謙也,貪利賴寵,規(guī)眉睫而禍福者也。然則曹嵩之輜重,謙固垂涎而假手于別將耳。”老先生總結(jié)曰,“吮鋒端之蜜,禍及生靈者數(shù)十萬人,貪人之毒,可畏也夫!”所以,什么謙謙君子,什么長者風(fēng)度,什么見賢思齊,什么溫良恭讓,這些表面上看到的,書本上寫著的,是當(dāng)真不得的。姑妄聽之,可以,竟然信之,那就不必了,這也是生活教給我們的聰明。
人,為什么要長一個腦袋,而且這個世界上,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腦袋呢?就是要讓你用這個腦袋來“獨立”思考的。
[點評1]在漢代,一個地方的士族豪強,就是一個土圍子。不但有經(jīng)濟實力,而且還有自己的武裝力量。土圍子,堪稱中國分裂主義的策源地。毛澤東曾用“針插不進,水潑不進”八個字,來形容一些地方政權(quán),目無中央,自作主張。土圍子本是防止邊外民族的騎襲,民眾進行自衛(wèi)的堡壘式建筑物,時間長了,性質(zhì)變了,竟成為對抗官府的無數(shù)小政權(quán)。他們不但動輒干涉地方行政,左右當(dāng)?shù)亻L官的去留,制定合乎自己胃口的地方法,還敢以武力脅迫左鄰右舍。劉秀靠土圍子成事,但也因土圍子未能實現(xiàn)江山的完全統(tǒng)一,他的許多政策甚至出不了洛陽,所以他一輩子想打破這些土圍子,結(jié)果他的官員連他妹妹窩藏罪犯的院子都進不去。沒有這個糜竺,劉備是進不了徐州的。
[點評2]孔融,孔子二十世孫?!叭谒臍q,能讓梨”,一般人不大相信小孩會有如此謙讓風(fēng)格。看來小時候讓梨,只是小學(xué)課本上的孔融。成年的孔融則恰恰相反,事事拔尖,處處不讓。他雖為孔子的二十世孫,但他并不等于孔子。這一點,他有點認識不清,總以為自已是個人物?!逗鬂h書·孔融傳》說他“融負有高氣,志在靖難,而才疏意廣,迄無成功”??兹诖巳?,做做學(xué)問,還將就,如此嘴大力薄的人物,名士風(fēng)流,恃才傲物,就不招人待見了。尤其,此類人熱衷搞政治,要當(dāng)反對派,十個有九個要栽跟頭的,果然。
[點評3]《后漢書·孔融傳》載:有一次,孔融把何進得罪了,何進手下的人“私遣劍客欲追殺融。有客言于進曰:‘孔文舉有重名,將軍若造怨此人,則四方之士皆引領(lǐng)而去矣。如因而禮之,可以示廣于天下。’進然之,既拜而辟融舉高第”??兹诘淖晕腋杏X一向好,尤其是被捧的時候,更不知天高地厚。曹操對于孔融,道不同不相為謀。雖然他是“海內(nèi)英俊皆信服之”的大名士,曹操一生反對門閥制度,這就是他倆互不相能的分歧所在。孔融以世家的眼光,藐視曹操,盡管如此,孔融在北?;觳幌氯?,曹操收留他在許都,還給他一個將作大匠位置,那是建安元年。一直到南征劉表,這時已是建安十三年,曹操才將其“下獄棄市”。由此看來,曹操的容忍異己,要比一般統(tǒng)治者更沉得住氣,他的報復(fù)時鐘通常會慢一些,因為,在他看來,時間操縱于權(quán)力之手,撥快撥慢全由他的興之所至。
[點評4]太史慈,山東黃縣人?,F(xiàn)在,我們可以肯定知道的,東漢時期沒有全國統(tǒng)一的普通話。秦始皇只是保證全國文字統(tǒng)一,度量衡統(tǒng)一,貨幣和車軌的統(tǒng)一,并未對全國各地不同而且相異度很大的地方語系進行統(tǒng)一,因此山東膠州灣一帶的北方口語,與江東一帶的南方口語,必然有明顯的差別。所以,太史慈最后歸吳,這種“鄉(xiāng)音未改鬢毛衰”的孤獨感,應(yīng)該是他一生郁郁不得志的真實反映。雖然《三國演義》寫他與張遼合淝之戰(zhàn)中中箭而后病故,但在《三國志·吳書》中,太史慈一生未與北人戰(zhàn),雖入?yún)?,但并不視策為主,獨行其事,無所羈束。建安十一年卒,年四十一。《吳書》曰:“慈臨亡,嘆息曰,丈夫在世,當(dāng)帶七尺之劍,以升天子之階,今所志未從,奈何而死乎!”看來,這是個有大抱負和大能力,而且不安于位之人,可惜,異鄉(xiāng)他國,孤憤漂泊,所處非地,所遇非人。他能為孔融一飯之恩,搬劉玄德之軍,這種滴水之恩當(dāng)涌泉相報的感情,在《三國演義》中被視作與“義”同等重要的精神,在他身上得到完全的體現(xiàn)。然而,孔融也好,劉備也好,以及江東孫氏兄弟,都不在他的眼下,自視甚高、曲高和寡,冷落,便是必須付出的代價。
[點評5]沒名者求名若渴,有名者求名更熱,名小者求得大名,名大者與人比名,劉玄德聽說孔北海知道世間有劉備,一副悻悻然的小人得意之色,便掛不住了。
[點評6]劉備哪能放棄這一個天賜良機?即使去借貸資本,也要在諸侯爭奪的牌桌上擠進一張凳子的。
[點評7]公孫瓚說得有理,可他哪里懂得一個渴求出名之人,難得一遇的出風(fēng)頭機會,怎么能放棄呢?
[點評8]先行一步,要拔頭籌去也,孔融一介書生,就不如小商販出身的劉備算賬算得快了。
[點評9]讓徐州一事,姑且不論是否合乎史實。就事論事,陶謙拱手交印,劉備也絕不會當(dāng)仁不讓地接受,欲取姑放,也是一種策略。何況此時還有誰能與他競爭呢?
[點評10]“趨侍”二字,倒挺能表達劉備的微末心態(tài)。真“微末”,裝“微末”,是有很大差別的。
[點評11]曹操一直未把劉備這個對手太看在眼里,但他觀察到這個對手的潛力,現(xiàn)在算不上是對手,但未來未必不是對手,因此,他不能不在意。請注意,能掂出一個人的分量,能看到一個人其后的五年、十年,這雙眼睛很毒,也很可怕。
[點評12]到處投奔的呂布,如同沒頭蒼蠅一般。此人打仗無比勇猛,但腦袋無比愚蠢。
[點評13]按《三國演義》,呂伯奢情結(jié),是陳宮一輩子解不開的扣兒,既然當(dāng)時從大義出發(fā),給曹操留了條命,那么此后的他,一門心思與曹操作對,前后未免乖異。狹隘誤人,也真可惜了他的才干。讀《三國志·呂布臧洪傳第七》:“陳宮字公臺,東郡人也。剛直烈壯,少與海內(nèi)知名之士皆相連結(jié)。及天下亂,始隨太祖,后自疑,乃從呂布,為布畫策,布每不從其計。”其中“始隨太祖,后自疑”,語焉不詳,似有另外恩怨在。
[點評14]地方豪族集團的選擇是決定性的,所以劉備才有把握一讓再讓。
[點評15]他不像劉備那樣心不對口,孔子二十世孫自有資格這樣敞開大罵袁術(shù)。
[點評16]退一步,正是為了進兩步,反正囊中之物,早取晚取耳。
[點評17]郭嘉,三國時期奇士。是個能左右時代格局的人物,可惜早逝,不然,《三國志》的三國,也許不過紙上風(fēng)云罷了。裴注引《傅子》曰:“嘉少有遠量,漢末天下將亂,自弱冠匿名跡,密交結(jié)英俊,不與俗接,故時人多莫知,惟識達者奇之?!彼@個人的出處,很有沙漠中那個勞倫斯的神秘感,莫測高深。此時,郭嘉方二十五歲,曹操原來幕下親近謀士戲志才死了,經(jīng)荀彧薦,一夕談后,太祖曰:“使孤成大業(yè)者,必此人也?!奔纬?,亦喜曰:“真吾主也?!笨梢姴懿倩垩圩R人,用人之不拘一格,不像一些老前輩總以乳臭未干為名,排斥青年人,甚至和青年人過不去。
[點評18]嗣后,郭嘉為曹魏奠定中原和北方地區(qū)的統(tǒng)治,開疆拓土,制撫少數(shù)民族的滋擾邊庭,是立下功勛的。可惜天不假以永年,早逝于北征途中。建安三年,曹操與荀彧書追傷郭嘉曰:“郭奉孝年不滿四十,相與周旋十一年,險阻艱難,皆共罹之。又以其通達,見世事無所疑滯,欲以后事屬之。何意卒爾失之。悲痛傷心!今表增其子滿千戶,然何益亡者,追念之感深。且奉孝乃知孤者也,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由這封信,可以看出曹操對有才能的人的那種惺惺相惜之情。對一個死去已多年的朋友,仍念念不忘于懷,說明曹操并不是京劇舞臺上那個永遠奸詐的大白臉?!跋嘀呱佟?,豈是他一個人的遺憾?這世界人很多,多得令人窒息,但達到相知程度的對話者,卻寥若晨星。
[點評19]曹操手下數(shù)將出戰(zhàn),不敵呂布。呂布雖有萬夫不當(dāng)之勇,但有勇而無謀。陳宮是曹操的老相識了,他太知道這個“老朋友”了。他警告過呂布,“曹操是極能用兵之人”,但呂布是個蠻力崇拜者,并不把身邊這位謀士的良計妙策放在心上,直到最后白門樓死到臨頭,陳宮顧呂布曰:“恨此人不從吾言”。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的呂布,后悔也來不及了。
[點評20]俗話說,王不見王,呂布和曹操此前從未干戈相見,曹操當(dāng)然知道呂布的武藝天下無敵,難以制服;呂布當(dāng)然也知道曹操非一般人也,招惹不得。大家盡量繞著走不發(fā)生正面沖突。這一回,確系呂布犯規(guī),占了曹操的兗州、濮陽,這也是他相當(dāng)沒落、無處可去之后不得不出此下策。這就是所謂作死、找死、討死之舉了。這提醒了曹操,要不解決這個總是游蕩在中原的孤魂野鬼,沒準真會成其絆腳石,影響他的人生大業(yè)。
[點評21]典韋死戰(zhàn)一節(jié),有聲有色。好武戲者值得為血腥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