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 二

人間詞話注析 作者:劉少坤,王立娟


序 二

詞作為唐宋時期新誕生的一種流行樂體,因其未附庸太多詩文教化的元素,表現(xiàn)出天真爛漫、自由活潑的特質(zhì),給千百年來被“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的文學使命所壓抑的士大夫們帶來了一股清新之氣,故受到了極大的歡迎,詞人眾多、詞作多樣,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終成就了一代之風尚。

宋元之后,由于音樂體式的進步,以“俗字譜”為特質(zhì)的詞樂日漸不適應新樂體的要求,日漸脫離音樂而墮為詩體的一種。明清人更是重建詞體,以字聲平仄為基本要素構建了“新詞體”,詞體完全淪為“案頭”之文學,于是諸多詞學家們亦視其為詩歌進行內(nèi)容、風格的評析,清末民初的王國維《人間詞話》即為代表。由于王國維巨大的影響力,《人間詞話》為時人與今人所重,為其作注作釋者可謂眾多,初步測算,有四十余種之多。

兩年前,少坤師兄突然告知我想新做一個《人間詞話》的本子。然《人間詞話》已有如此眾多之版本,若想出新陳善,難度可想而知。而少坤師兄不畏艱難,迎難而上,而今業(yè)已做完,可喜可賀。少坤師兄作為新時代之青年,其研究傾向靠近傳統(tǒng),多年來深耕詞體詞律,于詞體之學頗有心得,曾出版《清代詞律批評理論史》一書,獲得諸多嘉獎。其此次為《人間詞話》作注作析,即顯示出其研究詞體的功力與特色。因王國維不涉詞體,純以文藝理論之觀點而作《人間詞話》,故少坤師兄對其所論并不盲從,多有客觀比心之論,闡釋詞學之當行本色,實有益于詞學夥矣。

少坤師兄還深度闡釋王國維“人間”“境界”等范疇內(nèi)涵之淵源,認為“人間”一詞乃王國維自視為文學界之“耶穌”“釋迦牟尼”的表現(xiàn):“純情、赤誠、可以為人類承擔一切罪孽,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說,王國維是把自己放在全人類的角度思考‘人間悲劇’,用深沉的悲天憫人的意識俯察人類、俯瞰人間,為人間化解痛苦,替人類承擔罪孽,為此可以犧牲、可以殉道,進而升發(fā)為文學之形而上,實是王國維自視為文學界之‘耶穌’‘釋迦牟尼’的表現(xiàn)。這或許就是王國維頻用‘人間’一詞,進而自定名詞集為《人間詞》、定名詞話為《人間詞話》的本意?!倍J為“境界”基于“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基本思想而創(chuàng)作的觀點,亦與傳統(tǒng)認為王國維“境界說”來源于西說迥異,然其論辯犀利深刻,論據(jù)充分有力,條分縷析,讓人嘆服。

我與少坤師兄交契甚篤。十余年來,或徹夜長談,或不醉不歸,或秉燭夜游,或奇文共賞。每每念及,自是一片暖意。他篤信陽明“知行合一”之說,好學求誠,為人坦蕩,仗義執(zhí)言;治學扎實,而又能融會貫通,打通諸學科之壁壘,自成一說。數(shù)日前少坤師兄邀我作序,我欣然答應。少坤師兄于前言中談及《人間詞話》只是初入詞學之門的讀物,若想深入研究,需閱讀更多詞學著作,見地頗深。亦深望其能出更多優(yōu)秀成果,澤惠學林。

和希林

戊戌年三月既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