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廟炸供
甄士隱是《紅樓夢》中的開篇人物。
說到甄士隱,不能不說葫蘆廟,不能不說葫蘆廟里的和尚,三月十五日炸供,不小心走水,“致使油鍋火逸”,燒著窗紙,不一會兒,整條小巷便燒得如同火焰山一般,整整燒了一夜,也不知燒了多少人家,甄士隱家在葫蘆廟隔壁,早已燒作瓦礫場了。
由于這場大火將屋舍與家當(dāng)燒為一空,甄士隱只好搬到鄉(xiāng)下的田莊居住。但是,年景不好,民不安生,士隱又將田莊變賣了,投奔岳丈封肅。然而封肅并不是良善之人,見女婿落難,非但不幫助,反而將甄士隱變賣田莊的銀子半哄半賺,“些須與他些薄田朽屋”,“勉強(qiáng)支持了一二年”,士隱“貧病交攻,竟?jié)u漸露出那下世的光景來”。一日,甄士隱拄了拐,掙挫到街前散心,忽見那邊來一個跛足道人,唱著《好了歌》,甄士隱聽了,問那個道人:“你滿口說些什么?只聽見些‘好’‘了’‘好’‘了’?!蹦堑廊嘶卮穑骸澳闳艄犚姟谩恕郑€算你明白。可知世上萬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須是了。”甄士隱原本是有宿慧的,聽到這樣的話,心中立時徹悟,笑著對道士說:“且??!待我將你這《好了歌》注解出來何如?”聽了士隱的解釋,跛足道人不禁拍掌笑道:“解得切!解得切!”士隱便說一聲:“走罷!”將道人肩上的褡褳,搶過來背上,隨他出家去了。
由于葫蘆廟和尚炸供失火,造成了甄士隱命運(yùn)大幅度的轉(zhuǎn)變,這就有必要對炸供做出些許說明。
什么是炸供?簡單講,炸是油炸,供是獻(xiàn)給神、佛或者先人歆享的供品,二者合稱炸供。炸供的主要原料有:面粉、生油、砂糖、飴糖、蜂蜜、桂花、紅色素,等等。將白砂糖、飴糖、蜂蜜、桂花,制成漿料。把油、溫水與面粉攪拌為面團(tuán)。之后摘劑、搟片、切條(長三厘米,寬、厚各一厘米左右),下油鍋炸熟。撈出瀝油后掛漿。因?yàn)檎ü┦巧狭嗣鄣母恻c(diǎn),因此又稱蜜供。蜜供分紅、白兩種,一種有紅色的細(xì)線,稱紅供;一種沒有,稱白供。紅供用來供養(yǎng)神、佛,白供用來祭祀祖先?!肚灏揞愨n》曰:“所謂蜜供者,專以祀神”,“砌作浮圖式,中空玲瓏,高二三尺”,五具為一堂,“元日神前必用之”。浮圖也寫作浮屠,即佛教中的寶塔。把蜜供一根一根碼起來,中間是空的,故曰“中空玲瓏”。蜜供碼出來的寶塔,有方形與圓形兩種,高度一般以三尺為準(zhǔn)。當(dāng)然也有小的,祭祀灶王爺?shù)拿酃﹦t僅高六寸。蜜供以堂為單位,一堂三個,或者五個。供尖之上有時還插上福、壽、祿、喜、財?shù)茸止{。這是用來祭祀的蜜供,如果不是整齊碼放,而是將蜜供隨意碼放成坨,則謂之碎供,不能用來祭祀,只能做日常的點(diǎn)心。北京的糕點(diǎn)鋪,至今還有出售,是北京人喜歡的點(diǎn)心之一。
舊京民俗,蜜供是過年時祭祀神、佛、祖先的必備之物,為此,貧寒之家采取打供的形式,每月交零錢給制作蜜供的商家,從而聚沙成塔,到年底湊成購買蜜供的錢數(shù)。在北京,制作蜜供的,有糕點(diǎn)鋪,也有寺院道觀。原來的崇文區(qū)東曉市有一處藥王廟,俗稱南藥王廟,便以制作蜜供而受人稱道。葫蘆廟的和尚自己炸供,或者是為了節(jié)約開支,或者是“供”做得好,因此要自己“炸”。既然炸供,為什么不是在除夕之前,而是在農(nóng)歷的三月十五日?這可能與佛誕有關(guān),四月初八是佛祖的誕辰,這一天是應(yīng)該擺供的,葫蘆廟的和尚炸供,很可能是為了佛祖的誕辰而做準(zhǔn)備吧!佛祖原本是普度眾生的,卻哪里料到為了自己的誕日而殃及蒼生,徹底改變了甄士隱的命運(yùn)呢?
甄士隱是《紅樓夢》中的開篇人物,賈寶玉與林黛玉等“一干風(fēng)流孽鬼”,正是通過他的夏日之夢而降臨人間:
一日,炎夏永晝,士隱于書房閑坐,至手倦拋書,伏幾少憩,不覺朦朧睡去。夢至一處,不辨是何地方,忽見那廂來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談。只聽道人問道:“你攜了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現(xiàn)有一段風(fēng)流公案正該了結(jié)。這一干風(fēng)流冤家,尚未投胎問世,趁此機(jī)會,就將此蠢物夾帶于中,使他去經(jīng)歷經(jīng)歷?!?/p>
“蠢物”即大荒山下清埂峰前的頑石,因?yàn)榱w慕人間的溫柔富貴,請求僧道把他帶到人間,“將此蠢物夾帶于中”,即指此事?!帮L(fēng)流冤家”指寶玉與黛玉。原來,西方靈河的三生石畔長有一株絳珠仙草,赤瑕神宮里面有一位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澆灌它。于是這株仙草也通了靈性,然而只修成女體,是為絳珠仙子。神瑛侍者是寶玉的前身,絳珠仙子即黛玉的前身。神瑛侍者近日“凡心偶熾”意欲下凡“造歷幻緣”,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掛了號,警幻于是對絳珠仙子道:“灌溉之情未償,趁此倒可了結(jié)的?!苯{珠仙子說:“他是甘露之惠,我并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笔侩[大約聽得明白,待詳細(xì)問時,突然一聲霹靂打來,如同山崩地裂,把士隱嚇醒了,定睛一看,只見:“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所夢之事,便忘了大半?!?/p>
《紅樓夢》從女媧補(bǔ)天開端,頑石是被女媧遺棄的石頭,被僧道從寂寞荒涼的大荒山下,攜至富貴繁華的人世之間。僧道不是普通的凡人而是得道高人,通過他們,完成了從神話到現(xiàn)實(shí)的穿越。這是第一次穿越。第二次,依然是通過僧道把寶玉與黛玉,從太虛幻境帶到塵俗之世。這次穿越,或者說,這次展現(xiàn)是通過夢境表現(xiàn)出來的。同樣是穿越,在古人,在《紅樓夢》是講究條件的,能夠進(jìn)行穿越的,要么是異于常人的高人,比如這里的僧道;要么是通過做夢,比如甄士隱的夢境,總之是有條件的,相對現(xiàn)在網(wǎng)絡(luò)小說中的穿越,可以沒有任何條件,似乎更為可信一些。普通人怎么可以穿越,且取信讀者呢?同樣道理,運(yùn)用于甄士隱,也是如此,他命運(yùn)的改變,從士紳,到寒儒,從紅塵百丈,到清寂如水的空門,也是有條件的,條件之一便是葫蘆廟,便是葫蘆廟的和尚,便是葫蘆廟和尚炸供,引起了丙丁大火,這都真實(shí)可信,而在這真實(shí)可信中甄士隱也完成了穿越,完成了《紅樓夢》的敘述轉(zhuǎn)折,從神話到人間,從蘇州到京城,到京城的寧、榮二府,到寶玉與黛玉,從而搬演了一出“悲金悼玉”的千古絕唱。
這或者可以為網(wǎng)絡(luò)寫手提供若許可資借鏡的手法吧。
- 《清稗類鈔》,第十三冊,《飲食類·京師食品》,第6246頁。徐珂編撰。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