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黃遵憲與《紅樓夢》

藝文軼話 作者:吳泰昌


黃遵憲與《紅樓夢》

《紅樓夢》原書何時輸入日本?《黃遵憲為日本友人筆談遺稿》[1]的出版,使中日“紅學家”關(guān)心的這個問題,又增添了一則材料。

黃遵憲于光緒四年(一八七八年)出使日本,任公使館參贊。他在住日四年期間,曾和舊高崎藩主大河內(nèi)輝聲[2]有過多次筆談。所謂筆談,就是彼此都用紙片,一問一答,筆談進行時,如果有人出入,桂閣用日文寫下他們的動態(tài)。筆談自然不限于他們兩人。例如,《戊寅筆話》第十八卷記載,戊寅(光緒四年)六月二十一日桂閣給何如璋公使的信:

子峨慈爹[3]大人閣下:兒前日虔呈寸楮,具陳奉借《紅樓夢》一書之事,誰圖爹不在家,小價空歸了。伏冀現(xiàn)時切請公度[4]兄而貸焉。如不貸,則照前日所陳之罰法而處焉。

團扇(二柄)奉呈

子峨、魯生[5]兩公使

……

黃遵憲代何如璋的回信:

團扇,鷗燈均收到,當以轉(zhuǎn)呈兩公使?!都t樓夢》送備清覽。即請桂閣賢侯大安

六月二十一日黃遵憲頓首。

大河內(nèi)輝聲交游很廣,可以想見,黃遵憲轉(zhuǎn)送去的這部《紅樓夢》,經(jīng)他的手又會很快結(jié)交許多朋友。果然,不久,一次涉及《紅樓夢》的筆談開始了。

鴻齋[6]:民間小說傳敝邦者甚尠,《水滸傳》《三國志》《金瓶梅》《西游記》《肉蒲團》數(shù)種而已。

公度:《紅樓夢》乃開天辟地、從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說,當與日月爭光,萬古不磨者。恨貴邦人不通中語,不能盡得其妙也。(這時候,桼園[7]來了。)

桼園:《紅樓夢》寫盡閨閣兒女性情,而才人之能事盡矣。讀之可以悟道,可以參禪;至世情之變幻,人事之盛衰,皆形容至于其極。欲談經(jīng)濟者,于(此)可領(lǐng)略于其中。

公度:論其文章,直與《左》《國》《史》《漢》并妙。

桂閣:敝邦呼《源氏物語》者,其作意能相似。他說榮國府、寧國府閨闈,我寫九重禁庭之情,其作者亦系才女子紫式部者,于此一事而使曹氏驚悸。

鴻齋:此文古語,雖國人解之者亦少。

公度:《源氏物語》,亦恨不通日本語,未能讀之。

今坊間流行小說,女兒手執(zhí)一本者,仆謂亦必有妙處。

這次筆話是在一八七八年九月六日,距今整整一百年了。黃遵憲對《紅樓夢》推崇備至,且能從反映社會著眼充分肯定其價值。這種見地,較之其時國內(nèi)反動封建文人對《紅樓夢》的詆毀,較之舊紅學家對其社會意義的認識不足,實在是空谷足音。

《紅樓夢》問世才二百多年,而它在日本的流傳已有一個世紀以上的歷史了。黃遵憲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無意留下的這珍貴的一筆,我們是樂于傳布的。


[1]鄭子瑜、實滕惠秀編校,早稻田大學東洋文學研究所出版。

[2]別號源桂閣。明治以后,他住在東京淺草今戶町墨江畔,以作漢文漢詩為樂。

[3]何如璋,字子峨,源桂閣稱子峨為“慈爹”。

[4]黃遵憲,字公度。

[5]副公使張斯桂,字魯生。

[6]日本文人石川鴻齋。

[7]即王桼園。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