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要多動腦、多動手,這樣才可能取得滿意的結(jié)果。
第一個膠皮球拍的故事
□萬波
1906年,英國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乒乓球協(xié)會。當時,乒乓球運動剛剛發(fā)展起來,很多技術(shù)和設(shè)備還很不完善,比如球拍。當時的球拍只是在底板上貼一層軟木片。這樣的球拍打出的球,速度既慢,也沒有轉(zhuǎn)兒。
有個名叫古德的先生是乒乓球協(xié)會的會員。在一次比賽中,他連連敗北,心情非常沉重。在回家的路上,他突然感到有點頭痛,便上一家藥店買藥。付錢的時候,他看到柜臺上鋪著一塊有著向外凸起的小顆粒的膠皮墊子,感到十分奇怪,便問藥店老板:“這塊膠皮放在這兒是干什么用的?”“這是為了防止硬幣在柜臺上亂滾,掉到地上的?!崩习寤卮稹?/p>
這件事啟發(fā)了古德先生,他想:“如果把這皮貼到球拍上,由于膠皮對球有摩擦力和彈力,打出去的球不是會更有力嗎?”于是,他到家后趕緊找了塊同樣的膠皮。然后,把球拍上的軟木去掉,改貼膠皮。
第二天,古德拿著新的“秘密武器”上陣了。許多球員問古德:“喂,老兄,你手里的球拍怎么與我們的不同???”古德笑笑說:“這是我發(fā)明的新式武器?!?/p>
比賽開始了,古德打出去的球又快又轉(zhuǎn),使對手防不勝防,潰不成軍,很快便取得勝利。古德的這個球拍就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膠皮球拍。
由于球拍貼上膠皮后提高了球的速度和旋轉(zhuǎn),得到許多乒乓球愛好者的賞識,人們紛紛效仿。
小故事大道理
《第一個膠皮球拍的故事》告訴我們:凡事都要多動腦、多動手,這樣才可能取得滿意的結(jié)果。就像文中的主人公古德一樣,一次不經(jīng)意的發(fā)現(xiàn),卻使他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他發(fā)明的膠皮球拍為乒乓球的發(fā)展做了貢獻。別看這只是件小事,往往蘊含著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