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中國古代戲曲目錄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及展望

中國古代戲曲目錄研究 作者:王瑜瑜 著


四、中國古代戲曲目錄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及展望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戲曲研究者們開始回顧上個世紀戲曲研究的發(fā)展歷程,總結經驗,展望未來。吳書蔭《論二十世紀戲曲文獻的整理和研究》)、《明代戲曲文獻史料概述》、張正學《近百年來戲曲文獻的重要發(fā)現及其意義》、李舜華《清代戲曲文獻簡述》、郭英德主編《中國古代文學通論·明代卷》和蔣寅主編《中國古代文學通論·清代卷》中的戲曲研究部分、苗懷明《二十世紀戲曲文獻學述略》均為此類論著的杰出代表,盡管這些論著并非專為戲曲目錄研究而作,但它們對二十世紀戲曲文獻整理與研究歷史的詳細回溯,理清了古代戲曲目錄整理與研究的脈絡,用豐厚的文獻資料和詳細的考證還原了百年研究史的本來面目,在這種認真的回顧中,包含了研究者們鮮明的現實指向,這啟發(fā)我們更加認真的從古代戲曲目錄中汲取營養(yǎng),建構更加完備的戲曲目錄著錄體系,編撰更加完善的戲曲目錄著作,進而推進中國戲曲史的研究。

通過對二十世紀以來中國古代戲曲目錄整理與研究歷程的考察,筆者認為,古代戲曲目錄文獻的整理與研究仍存在一些問題,值得我們注意。

首先,在戲曲目錄文獻整理方面,經過歷代學者的努力,我們已經取得了較大的成績。迄今為止,比較重要的戲曲目錄著作我們基本都可以方便的查找并加以使用,具備了對它們進行研究的基本條件,比如傅惜華主持的《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和吳書蔭的《曲品校注》等著作以??敝?、材料之富一直以來便頗受學界的重視和好評。除此之外,少數較為珍貴的戲曲目錄著作如《曲品》、《遠山堂曲品》、《遠山堂劇品》、《今樂考證》大都采取了影印出版的方式,均有影印本供我們使用,但其中有些著作影印于民國時期或解放初期,如《今樂考證》影印于1936年,天一閣舊藏明藍格寫本正續(xù)《錄鬼簿》于1960年由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影印出版,印刷數量有限,時至今日,已不便于尋找和使用。此外,部分影印目錄存在一些明顯的錯誤,如《續(xù)修四庫全書》影印《遠山堂曲品》與《遠山堂劇品》時,將二者冠名顛倒,張冠李戴,很不利于初學者使用。此外,一些重要的戲曲文獻校點本由于出版較早,而遲遲沒有再版造成了使用上的不便,如黃裳的《遠山堂明曲品劇品校錄》出版于1955年,路工的《訪書見聞錄》(收有《曲品》重要版本)出版于1985年,二者于戲曲目錄研究都十分重要,但現在很難見到。同時,學界也期待新的戲曲文獻資料被發(fā)掘出來,新材料的出現,往往意味著新問題的提出,如錢曾《述古堂書目》新版本的出現,與出自同一人之手的《也是園書目》都著錄了戲曲作品,如何甄別使用便需要進一步探討,而問題的解決也必將推動戲曲研究的進步。

其次,戲曲目錄研究仍需進一步深入和拓展。第一,戲曲目錄宏觀研究方面,迄今為止,除杜海軍教授已經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倪莉博士的研究之外,對中國古代戲曲目錄進行系統研究和宏觀研究的成果尚不多見。如何在戲曲目錄分期的基礎上更準確的把握各期特點,并融會貫通,更加全面的研究戲曲目錄是一個重要問題。如古代戲曲目錄與古代戲曲觀念的演進、古代戲曲目錄與古代戲曲的傳播、古代戲曲??颇夸洶l(fā)展完善的過程梳理等等都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第二,中國古代戲曲目錄微觀研究有待深入。戲曲專科目錄之劇目來源、著錄體例、著錄特色、學術價值需要詳細加以分析;部分戲曲??颇夸浀难芯咳杂锌瞻谆驅W術界仍存爭議,需要我們給予辨析解決。如《曲海目》、《曲考》的關系、《傳奇匯考》編撰時間、編撰者的問題等。部分綜合目錄著錄戲曲作品數量十分可觀,但不為前輩學者所知所重,其學術價值有待發(fā)掘;部分戲曲??颇夸浘幾咄瑫r還編撰有綜合目錄,二者之間的關系值得進一步探討。中國古代戲曲目錄在文獻學、戲曲史、文化史上的多重價值需要我們重新認識和發(fā)現。建構較為完整獨特的研究體系,辨析前人研究中的得失,彌補前人研究中的缺陷,盡量解決前人未能解決的“難點”,是本文的努力方向。對中國古代戲曲目錄的研究必將推動戲曲研究和古代文學、古典文獻學研究的進步,同時,對中國戲曲專科目錄的建構和完善也將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本書分為六章:第一章對中國古代戲曲目錄的類別與特點及中國古代戲曲目錄的編撰者身份、編撰動機及目錄功能進行概述。第二章、第三章著重研究元、明、清三代中國古代戲曲專科目錄和綜合目錄中戲曲作品的著錄情況。客觀呈現中國古代戲曲??颇夸浢妊俊⒊墒?、集大成的發(fā)展軌跡;詳細考察重要戲曲??颇夸浀膭∧縼碓?、著錄體例、著錄特色及學術價值,對個別戲曲??颇夸洿嬖跔幾h或懸而未決的問題進行梳理和考辨;系統總結中國古代戲曲??颇夸浀念愋团c特色。第四章考察明、清兩代官修書目與私人目錄中戲曲作品的著錄數量、劇目來源、部類劃分,并探討社會文化風氣、目錄編撰者家族文化因素、戲曲創(chuàng)作情況對綜合目錄中戲曲作品著錄的影響,對個別重要戲曲文獻在藏書家之間的流通情況給予特別關注。第五章在歷時性考察中國古代戲曲??颇夸浖爸袊糯C合目錄戲曲作品著錄情況的基礎上,對中國古代戲曲目錄中表現出的中國古代復雜的戲曲觀念進行深入分析和初步總結。第六章通過分析中國古代戲曲目錄中戲曲作品的著錄情況對中國戲曲文本閱讀群體、古代戲曲文本傳播中的版本形態(tài)、經典戲曲文本傳播等問題進行探討。

本書綜合運用文獻學、戲曲學、傳播學、文化學的研究方法。將宏觀的歷史梳理和微觀的考證辨析相結合;將文獻考證與理論闡釋相結合;將個體研究與對比研究相結合;將目錄研究與編撰主體研究、編撰主體戲曲文化活動研究相結合,知人論世;將目錄研究與戲曲創(chuàng)作、文化思潮相結合。力圖做到言之有據,使論述建立在文獻考察的堅實基礎之上,通過詳細的文獻梳理和分析考辨解決戲曲目錄微觀研究中的疑點、難點;同時做到視野開闊,不僅僅局限于文獻的瑣屑考證,而要體現出宏觀的戲劇史和文化史眼光,力求對戲曲史、文獻學史、文化史的研究具有參考價值,使研究成果有鮮明的現實指向,對古代戲曲??颇夸浀木幾哂袉l(fā)意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