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1],蒼茫云海間[2]。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3]。漢下白登道[4],胡窺青海灣[5]。由來征戰(zhàn)地[6],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邑[7],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8],嘆息未應閑[9]。
【題解】
《關山月》,為樂府《橫吹曲》名?!稑犯娂肪矶稑犯忸}》曰:“《關山月》,傷離別也?!崩畎兹杂脴犯蓬}以寫征戍傷別。
【評析】
這首詩是李白用樂府古題來寫戰(zhàn)士的戍邊思鄉(xiāng)之情。開頭四句,以明月、天山、云海、長風、玉關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壯闊的萬里邊塞圖。中間四句,又在從古到今的歷史長河中,揭示了邊境戰(zhàn)爭的殘酷??v橫交錯,跨度極大,愈顯出戍邊的艱苦卓絕。在這樣廣闊的時間和空間背景下,最后四句,歸結到戍卒和思婦的兩地相望相思,就使戍邊思鄉(xiāng)的復雜感情,變得格外深沉而動人。
【注釋】
[1]天山:《元和郡縣圖志?隴右道?伊州》:“天山,一名白山,一名折羅漫山,在州北一百二十里。春夏有雪?!倥^之天山,過之皆下馬拜?!痹诮裥陆堋⑼卖敺员?。王琦曰:“月出于東而天山在西,今曰‘明月出天山’,蓋自征夫而言已過天山之西,而回首東望,則儼然見明月出于天山之外也?!保ā独钐兹肪硭模?/p>
[2]云海:指蒼??臻?、海天遙接處。沈佺期《答魑魅代書寄家人》:“何堪萬里外,云海已溟茫。”
[3]吹度:吹過。玉門關:在今甘肅安西雙塔堡附近,為唐通往西域的要道。李白《子夜吳歌》:“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p>
[4]下:指出兵。白登:山名。《漢書?匈奴傳》載:漢高祖劉邦率軍攻匈奴,至平城,“冒頓縱精兵三十余萬騎圍高帝于白登七日”。平城即唐河東道云州云中縣,白登山在縣東北三十里,即今山西大同市東北。
[5]胡:指吐蕃。窺:暗中偷看,此指侵擾。青海灣:即今青海湖,為唐與吐蕃連年征戰(zhàn)之地。
[6]由來:從來。
[7]戍客:戍邊的戰(zhàn)士。
[8]高樓:指代思婦。
[9]未應閑:未曾停息。二句為戍客設想之辭。徐陵《關山月》:“思婦高樓上,當窗應未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