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唐詩三百首(精) 作者:(清)蘅塘退士(編選)編; 張忠綱 注


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輪臺城頭夜吹角[1],輪臺城北旄頭落[2]。羽書昨夜過渠黎[3],單于已在金山西。戍樓西望煙塵黑[4],漢軍屯在輪臺北。上將擁旄西出征[5],平明吹笛大軍行[6]。四邊伐鼓雪海涌[7],三軍大呼陰山動[8]。虜塞兵氣連云屯[9],戰(zhàn)場白骨纏草根。劍河風急云片闊[10],沙口石凍馬蹄脫[11]。亞相勤王甘苦辛[12],誓將報主靜邊塵[13]。古來青史誰不見[14],今見功名勝古人。

【題解】

此詩與上首為同時所作。輪臺在北庭之西,常為大將旌節(jié)所駐之地。

【評析】

這首送征祝捷詩,先以邊境告警,引出大軍出征,再由戰(zhàn)場的??嗪蛧篮?,歸結到對平叛將士不辭苦辛、忠勇報國精神的贊揚。而“上將擁旄西出征”四句,寫唐軍出征時的雄壯聲威,可謂氣壯山河、驚心動魄。全詩除最后四句為一韻外,余皆句句用韻,且二句一換韻,韻密調(diào)促,一氣呵成,極具氣勢,與緊張激烈的戰(zhàn)爭氣氛和諧一致。

【注釋】

[1]角:亦稱畫角,軍中報時樂器。

[2]旄頭:即昴宿,二十八宿之一,主兵。《史記?天官書》:“昴曰髦頭,胡星也?!睆埵毓?jié)《正義》:“昴七星為髦頭?!敲髋c大星等,大水且至,其兵大起;搖動若跳躍者,胡兵大起;一星不見,皆兵之憂也?!摈诸^:即旄頭。

[3]羽書:軍用緊急文書。渠黎:即渠犁,漢時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在輪臺東南。

[4]戍樓:邊塞上用以守望的哨樓。

[5]上將:指封常清。擁旄:即持節(jié)。唐代皇帝賜給節(jié)度使旄節(jié),作為專制軍事的憑證。

[6]平明:天剛亮。

[7]伐鼓:擊鼓。

[8]陰山:此處當指天山。

[9]虜塞:敵軍要塞。兵氣:殺氣。屯:聚集。連云屯:形容軍隊之多,殺氣之盛。

[10]劍河:水名,在今新疆境內(nèi)?!缎绿茣?回鶻傳下》:“青山之東,有水曰劍河。偶艇以度,水悉東北流,經(jīng)其(黠戛斯)國,合而北入于海?!倍镪┧梗暗禺斠廖嶂?,焉耆北,白山之旁”。正其地。云片:一作“雪片”。

[11]沙口:一作“河口”,當指劍河渡口。脫:打滑。

[12]亞相:秦、漢官制,以御史大夫為丞相的副職,后因稱御史大夫為亞相,此指封常清。勤王:忠勤王事。甘:心甘情愿。

[13]靜邊塵:指平息叛亂。

[14]青史:古以竹簡記事,殺青簡書寫,故稱史冊為青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