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
離京口作〔1〕
輕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發(fā)。孤城回望蒼煙合〔2〕。記得歌時,不記歸時節(jié)。 巾偏扇墜藤床滑〔3〕。覺來幽夢無人說。此生飄蕩何時歇?家在西南,長作東南別〔4〕。
【注釋】
〔1〕本篇作于熙寧七年(1074)杭州通判任上。京口,今江蘇鎮(zhèn)江市。
〔2〕合:籠罩。
〔3〕“巾偏”句:頭巾偏了,扇子掉落,形容睡夢中不知不覺。
〔4〕“家在”二句:蘇軾自熙寧四年(1071)任杭州通判,已近三年。此次離京口,更與遠(yuǎn)在西南的家鄉(xiāng)背道而馳。
【評析】
“輕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發(fā)”,極幽曠,極安靜,酒醒后人尚怔忡,已在路上。回望孤城,云氣彌漫,霧靄沉沉,漸行漸遠(yuǎn)?!坝浀酶钑r,不記歸時節(jié)”,即小晏“醉別西樓醒不記”之意,但小晏寫風(fēng)情,蘇軾寫鄉(xiāng)愁。“巾偏扇墜”,醉后狼藉貌。二更夜航,船行水上,搖搖輕飏,更有飄蕩之感,自然引出“此生飄蕩何時歇。家在西南,長作東南別”之結(jié)語,彌漫著蒼煙一般的蕭索與感傷。此詞為蘇軾三十六歲所作,當(dāng)此際,一代高才焉知余生竟至遠(yuǎn)竄海南,歿于常州,“長作東南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