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漢采眾議

容齋隨筆全鑒 作者:[宋] 洪邁 著;蔡踐 譯


漢采眾議

【原文】

漢元帝時,珠崖反①,連年不定。上與有司議大發(fā)軍,待詔賈捐之建議②,以為不當擊。上以問丞相、御史,御史大夫陳萬年以為當擊,丞相于定國以為捐之議是,上從之,遂罷珠崖郡。匈奴呼韓邪單于既事漢,上書愿保塞上谷以西③,請罷邊備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天子令下有司議,議者皆以為便,郎中侯應(yīng)習(xí)邊事,以為不可許。上問狀,應(yīng)對十策,有詔勿議罷邊塞事。成帝時,匈奴使者欲降,下公卿議,議者言宜如故事受其降。光祿大夫谷永以為不如勿受,天子從之。使者果詐也。哀帝時,單于求朝④,帝欲止之,以問公卿,亦以為虛費府帶,可且勿許。單于使辭去。黃門郎揚雄上書諫,天子寐焉,召還匈奴使者,更報單于書而許之。安帝時,大將軍鄧騭欲棄涼州,并力北邊,會公卿集議,皆以為然,郎中虞詡陳三不可,乃更集四府⑤,皆從詡議。北匈奴復(fù)強,西域諸國既絕于漢,公卿多以為宜閉玉門關(guān)絕西域。鄧太后召軍司馬班勇問之,勇以為不可,于是從勇議。順帝時,交址蠻叛,帝召公卿百官及四府椽屬,問以方略,皆議遣大將發(fā)兵赴之,議郎李固駁之,乞選刺史太守以往,四府悉從固議,嶺外復(fù)平。靈帝時,涼州兵亂不解,司徒崔烈以為宜棄,詔會公卿百官議之,議郎傅曼以為不可,帝從之。此八事者,所系利害甚大,一時公卿百官既同定議矣,賈捐之以下八人,皆以郎大夫之微⑥,獨陳異說。漢元、成、哀、安、順、靈皆非明主,悉能違眾而聽之,大臣無賢愚亦不復(fù)執(zhí)前說,蓋猶有公道存焉。每事皆能如是,天下其有不治乎?

【注釋】

①珠崖反:漢元帝初元三年,珠崖郡山南縣鬧饑荒,民眾起來造反。②待詔:非正式官職,也就是在朝中隨時聽候任用的人。③上谷:郡名,現(xiàn)北京西北居庸關(guān)一帶。④單于求朝:指的是建平四年,單于上書稱自己愿意入朝稱臣五年的事情。當時元帝生病,與公卿商議不準其入朝稱臣。⑤四府:指的是太傅、太尉、司徒、司空。⑥郎大夫:對宮廷中負責一些雜事的小官的泛稱。

【譯文】

漢元帝時期,珠崖發(fā)生叛亂,幾年都平定不了?;噬吓c大臣們商議派兵來平定叛亂,待詔賈捐之提議說,不應(yīng)該攻打?;噬嫌谑潜阍儐柫素┫嗪陀返囊庖?,御史大夫陳萬年主張派兵攻打,丞相于定國認為賈捐之的建議是對的,皇上采納了賈捐之的建議。于是就撤銷了珠崖郡。匈奴呼韓邪單于想要歸順漢朝,上書說愿意保衛(wèi)漢朝的邊塞地區(qū),請求漢朝將上谷以西地區(qū)的軍隊撤出,讓民眾可以休養(yǎng)生息?;噬献尨蟪紓兩套h,都認為可以這樣做。郎中侯應(yīng)對邊塞的情況十分熟悉,認為不能答應(yīng)。皇上向他詢問情況,侯應(yīng)列出了十條不能答應(yīng)的原因,皇上因此下令不可再提將邊塞的軍隊撤離的事情。漢成帝的時候,匈奴使者想要投降,皇上讓大臣們商量,大臣們認為可以按照慣例接受他的投降。光祿大夫谷永認為不能答應(yīng),皇上最終采納了谷永的意見。(最后證明)匈奴的使者果然是詐降。漢哀帝的時侯,單于請求入朝覲見皇上,皇上想要制止他,于是征求大臣意見,大臣們也認為這樣會耗損國家的錢財,不應(yīng)準許,單于使臣于是就請辭離開了。黃門郎揚雄上書勸諫,皇上才省悟過來,將匈奴使臣召回,更是寫了詔書準許了單于的請求。漢安帝在位的時候,大將軍鄧騭打算舍棄涼州地區(qū),以便集中兵力來應(yīng)對北方邊疆地區(qū)的戰(zhàn)亂。朝廷將公卿召集起來商討,都認為可以這么做,郎中虞詡列出了三條建議,認為還是不要舍棄為佳。于是又將四府召集起來商討,都認同了虞詡的主張。北匈奴再次強盛起來,西域諸國隨即與漢朝斷絕了聯(lián)系,公卿們大部分都認為最好關(guān)閉玉門關(guān),與西域斷絕往來。鄧太后將軍司馬班勇召來詢問,班勇認為不能這樣做,于是鄧太后就采納了班勇的建議。漢順帝的時候,交趾的蠻人發(fā)起叛亂,皇上將公卿百官和四府的僚屬召集起來,向他們詢問應(yīng)對之法,大臣們都認為要派遣大將軍帶兵去討伐,議郎李固反對這項提議,請求選派刺史太守去安撫,四府全都認同了李固的提議,嶺南隨即又恢復(fù)了安定。漢靈帝的時候,涼州因為戰(zhàn)爭的緣故,經(jīng)常發(fā)生騷亂不能平定,司徒崔烈認為最好放棄涼州,朝廷于是將公卿百官召集起來商討,議郎傅燮認為不能放棄涼州,皇上聽從了他的意見。這八件事,都事關(guān)重大,當時的公卿百官都已經(jīng)達成了一致意見,賈捐之這八個人,都是郎、大夫之類的小官,卻敢于提出反對的說法。漢元帝、成帝、哀帝、安帝、順帝、靈帝均并非是多么英明的統(tǒng)治者,卻都能夠違反眾人的意見而聽取這些小官的意見,大臣們不管是賢能還是愚笨,都不再堅持前面的意見,這就是公道還存在的體現(xiàn)。每件事都能像這樣,天下難道還有治理不好的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