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封

塞爾伯恩博物志 作者:吉爾伯特.懷特 著


第七封

雖然,大的鹿群會為害村民,但對村民而言,比起莊稼的損失,道德的損害更為長久。偷獵的誘惑,絕難抵制。因為,打獵是大多數人的天性,而天性幾乎是無法克制的。所以,本世紀初,這里的人全都陷入了偷獵赤鹿的狂熱之中。對于年輕人來說,除非成為一名獵人——那些人喜歡這樣稱呼自己,否則在別人眼里,他就算不上英雄好漢。最后,由于沃爾瑟姆偷獵者長期橫行霸道,罪大惡極,官府不得不動用嚴刑峻法,頒布《黑法令》。此法令所包括的重罪之多,史無前例。因此,有人勸一位已故的溫切斯特主教為沃爾瑟姆獵場補充獵物時,后者拒絕道:“它造的孽夠多了。”果然不愧為主教。

從前偷獵過鹿的村民,有幾個尚未去世。不久前,他們還常常借著酒勁,吹噓年輕時的“壯舉”。比如,去鹿窩守著母鹿產崽,一等小鹿落地,就立刻用小刀削去小鹿的蹄子,以防它逃跑,等小鹿長得夠大、夠肥了之后,就把它宰掉;在月光下的蕪菁地里,錯把附近的人當成鹿,朝對方射擊;以意想不到的原因損失了一條獵狗。損失獵狗的經過如下:幾個家伙懷疑,母鹿把新下的鹿崽藏在某處茂密的灌木叢里,于是帶著一條雜種獵狗,打算來個突然襲擊。受驚的母鹿收緊四蹄,騰空而起,跳出灌木叢,落地時,剛好重重地踩在獵狗的脖子上,導致后者當場身首分家。

導致村民不務正業(yè)、四處游獵的另一誘因是漫山遍野的野兔。由于野兔有地洞可以藏身,公爵派來的那些人獵捕不易,所以捉走所有赤鹿之后,他們便準許村民消滅那些野兔。

致人違法亂紀的誘惑消失后,這類獵場和荒原便對家住邊上的村民大有裨益:泥炭和草皮可供取火;薪柴可供燒制石灰;炭灰可做牧草的肥料;養(yǎng)鵝或牲畜幼崽花費極低,甚至不費一毫一厘。

我在出自倫敦塔的一份老記錄上看到,格雷特姆教區(qū)的農莊得到批準,可以在適宜的季節(jié),進獵場放養(yǎng)除羊以外的所有牲畜。我推斷,羊除外的原因是,羊太能吃,會吃光最好的草,影響鹿群進食。

威廉與瑪麗詔書二十三章第四條和第五條規(guī)定:“圣燭節(jié)和施洗約翰節(jié)之間,任何人在任何荒原焚燒帚石楠、石楠、荊豆或蕨類,將處以鞭刑,并送往教養(yǎng)院監(jiān)禁?!钡谖譅柲C場,隨著干旱季節(jié)降臨,每年三四月間,總有人放起熊熊大火,焚燒石楠。大火經常燒到獵場邊上一塊無主的荒地,吞噬樹籬,偶爾還會蔓延到灌木叢和樹林,釀成大禍。燒荒之人辯解說,燒掉老的石楠等荒草,新的才會抽芽,為牲畜提供新鮮嫩草。但長有大株荊豆的地方,火焰會順著荊豆的根,直燒到地下,把方圓數百英里之內燒得一無所剩,只看得見滾滾濃煙和成片焦土;地面會留下一圈圈的炭灰,猶如火山爆發(fā)產生的灰燼;土壤燒得養(yǎng)分盡失,一連幾年寸草不生。由于燒荒季節(jié)常刮東北風或東風,所以村民飽受濃煙之苦,而且總是遭受大火驚擾。我記得有一次,一位家住安多弗鎮(zhèn)的先生來看我。他從家里出來,走了25英里遠,爬上安多弗鎮(zhèn)和溫切斯特之間的山岡,結果看到滾滾濃煙,并感覺到灼人的熱浪。他大吃一驚,推斷奧爾斯福德發(fā)生了火災。但走到奧爾斯福德后,他發(fā)現那里并未發(fā)生火災,于是又開始為下個村莊擔心。就這樣,他一路走,一路擔心,直到抵達我家。

沃爾默獵場最高的兩處山坡上,各有一座橡樹枝搭成的涼亭,分別名為沃爾登小筑和硫黃石小筑。每年圣巴拿巴節(jié),都會有專人翻修涼亭——作為額外的回報,翻修涼亭的人可以拿走換下的舊料。本教區(qū)的布萊克穆爾農莊負責為沃爾登小筑提供柱子和樹枝,格雷特姆教區(qū)的那幾個農莊負責輪流為硫黃石小筑提供柱子和樹枝。根據要求,所有木材都得是為翻修涼亭新砍伐的。這風俗想必歷史悠久,所以我特意提一下。

  1. 注:喬治一世第九法案第二十二章。
  2. 注:直到現在,這片獵場仍未補充獵物。那位主教是侯德利先生。
  3. 注:享受這一特權的代價是,農莊主每年需向國王進貢八蒲式耳的燕麥。
  4. 注:霍爾特獵場一直養(yǎng)有大群黇鹿,所以直到今天,仍不允許放羊。
  5. 注:這很可能是古代的仲夏日儀式,因為在舊歷上,圣巴拿巴節(jié)(6月11日)是白晝最長的一天。(如今,白晝最長的日子延后了十天或十一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