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巡閱澳門

宣南秉燭譚 作者:鄧云鄉(xiāng) 著


巡閱澳門

澳門作葡萄牙殖民地的歷史也要結(jié)束了。一百五十多年前林則徐視察澳門的故事,也值得一談。

清道光十九年,亦即公歷一八三九年,農(nóng)歷七月二十五日、二十六日兩日視察了澳門。

林則徐于道光十八年十月,在湖廣總督任上接到“林著來京陛見,湖廣總督著伍長華暫行兼署。欽此”的吏部文,即日拜本交印,于十一月初十日到北京,第二天即見道光,至京十幾天,連見八次皇帝,領(lǐng)了欽差大臣關(guān)防,十一月二十三日離京,第二年正月二十五日到達(dá)廣州天字碼頭,二月初三日即傳訊通事蔡懋等,初四日傳訊十三行洋商,頒諭帖。十三日義律遞稟,二十七日即開始至虎門收繳鴉片?,F(xiàn)在想來,在一百四十多年前,各種條件都非常落后的情況下,而事情辦得這樣迅速,真可說是雷厲風(fēng)行了。五個月之后,澳門同知稟:英人自斷接濟(jì)之后,已陸續(xù)避到船上居住,澳門已無英人云云。為此,林則徐有澳門之行。

澳門在粵江三角洲南端,舊屬香山縣(因?qū)O中山原籍后改為中山縣)境,原叫“壕鏡”,有天后宮祠,當(dāng)?shù)厝怂追Q“媽閣”,又叫“媽港”,西文舊稱“Macao”。據(jù)康熙時屈大均《廣東新語》記云:“澳者,舶口也。香山故有澳,名曰浪白,廣百余里,諸番互市其中。嘉靖間,諸番以浪白遼遠(yuǎn),重賄當(dāng)事求蠔鏡為澳。蠔鏡在虎跳門外,去香山東南百二十里,有南北二灣,海水環(huán)之,番人于二灣中聚眾筑城……澳有南臺、北臺。臺者,山也,以相對,故曰澳門?!弊悦鞔尉改觊g(十六世紀(jì)初葉)租予葡萄牙人通商。崇禎時葡人設(shè)關(guān),中國在拱北關(guān)設(shè)卡置官征稅,到林則徐去時,葡人在澳門已近二百年矣。到現(xiàn)在已三百五十年以上,是我國最古老的外國租界了。

林則徐是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同兩廣總督鄧廷楨一起去的。這時林則徐駐節(jié)香山城內(nèi)豐山書院。這天一早欽差和制軍大轎、衛(wèi)隊(duì)一行出香山南門,經(jīng)新安汛、雙合山(香粟山)、石鼓、平逕汛等地,直到翠微村。前山寨有中國都司署,駐中國官吏澳門同知。然后再南行經(jīng)蓮花莖,就是一道長堤,中間橫筑城數(shù)丈,有關(guān)閘,即邊界限,過此即葡人所管之澳門了。據(jù)《廣東新語》記載:“一嶺如蓮莖。逾嶺而南,至澳門則為蓮葉。嶺甚危峻,稍不戒,顛墜崖下。既逾嶺,遙見海天無際,島嶼浮青,有白屋數(shù)十百間在煙霧中,斯則澳夷所居矣?!焙土帧度沼洝匪浲耆恢隆?/p>

林則徐到時,葡國官兵百余名,盛裝列隊(duì)迎接,奏西洋軍樂,在大轎前引導(dǎo),路過望廈村,有關(guān)帝廟,入廟行香畢,即在廟中傳見葡軍官,和他們談話。又使通事傳諭,欽差大人頒賞。葡軍官每人色綾、折扇、茶葉、冰糖四種;葡士兵賞牛、羊、酒、面并銀洋四百枚。然后升轎入三巴門、娘媽閣行香,先由北而南,后經(jīng)南環(huán)街,由南而北,觀看了一百四五十年前澳門的市容,在日記中自記當(dāng)時的見聞云:“凡澳內(nèi)夷樓大都在目矣。夷人好治宅,重樓疊屋,多至三層,繡闥綠窗,望如金碧。是日無論男婦,皆倚窗填衢而觀……巳刻出澳,午回至前山飯?!?/p>

《林則徐日記》記服裝道:“惜夷服太覺不類,其男渾身包裹緊密,短褐長腿,如演戲扮作狐、兔等獸之形。其帽圓而長,頗似皂役,雖暑月亦多以氈絨之類為之。”對照《廣東新語》所記:“人以黑氈為帽。相見脫之以為禮。錦裹身,無襟袖縫綻之制”所說衣著形狀,我們現(xiàn)在在外國古裝電影中尚可看到,同現(xiàn)代緊身衣又很像,想想古今中外服裝變化也是很有趣味的。

歲月悠悠,現(xiàn)在澳門還有親眼見過林大人的老人嗎?那最少要一百五六十歲,自然沒有了。這塊最老的租界地也要?dú)w到祖國版圖了,說來自是十分可喜的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